简体  繁体  Russian
推荐给朋友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介绍   

俄罗斯油画   

商务项目   

留学咨询   

俄罗斯风情   

中俄贸易   

日常服务   

网站导航   
网站登陆

用户名:
密 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学校相册

巴甫洛夫医学院 财经大学 电工大学 工艺美院 航大 门秦尼科夫学院 莫斯科大学 音乐学院

政策动态
游览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协会俄罗斯风情俄罗斯城市"地球上最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

  在俄罗斯的西北角上,有一条名叫“涅瓦”的河流,它从拉多加湖流出,然后注入波罗的海的芬兰湾,全长只有70多公里。然而,这却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河流之一,因为,在它的入海口三角洲的诸多岛屿上,就耸立着俄罗斯伟大的都城圣彼得堡。

  出生在圣被得堡的俄裔美籍诗人布罗茨基曾将故乡城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城市”:涅瓦河及其数条支流从城中婉蜒而过,一道道运河纵横交错,城里的每一幢建筑几乎都依水而立,建筑立面上富有古典主义韵味的雕塑和装饰纷纷在水面上投下自己细碎而又朦胧的倒影。数不清的各类桥梁遍布全城,将十几个大小岛屿连接起来,同时也对城市做了独特的区分,使它充满着神秘的变化。大型建筑物上那一个个金色的顶端,或是在翻滚的低云中若隐若现,或是在灿烂的阳光下放射出夺目的色彩。一座座宫殿和教堂周围,都环绕着广场、花园或林阴道,它们构成了一个个完美的建筑组合。亲水的设计布局,再加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使圣彼得堡又有“北方威尼斯”的别称。

  其实,圣彼得堡还有比威尼斯更美的地方,这便是它的“白夜”。如果在夏初来到圣彼得堡,你就能看到神奇的“白夜”。与普希金同时代的一位诗人维亚泽姆斯基,曾将这里“静谧、幽蓝的夜晚”称做“北方天空的女儿”。傍晚,在夕阳西下之后,城市的路灯会照例亮起,然而,夜幕却迟迟不愿降临,失去了夜与昼之概念的人们会久久地在涅瓦河边漫步,就连海鸥也忘却疲倦似地在河面上不停地翻飞,微微泛白的天幕和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少顷,迫不及待的朝霞又重新向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们发出了热情的呼唤。
 
  “一扇开向欧洲的窗户”
 
  被俄罗斯人视为俄罗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的彼得一世(1672—1725),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位卓有建树的君主,而他最显赫的功绩之一,就是建起了彼得堡城。
 
  彼得于1689年正式亲政之后,立即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而让俄罗斯尽快步入欧洲强国的行列,则是其改革的动机和核心内容,他为此建立起强大的海军,发动“北方战争”,与瑞典等国在波罗的海地区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为了在这一地区站稳脚跟,打开“一扇开向欧洲的窗户”,他决定在俄国版图上离欧洲最近、离海最近的地方新建一座都城。于是,1703年,成千上万的农奴、士兵和工匠被驱赶到涅瓦河口的荒岛和沼泽上,开始了艰苦的建设工程。在短短10年之后的1712年,彼得就已经把俄罗斯的首都从莫斯科迁至这座崭新的城市,并将该城命名为“圣彼得堡”(意为“彼得之城”)。从那时起,直到十月革命后的1918年,圣彼得堡一直是俄国的首都(1728—1732年间曾短暂地失去首都地位)。
 
  300年间,这座城市曾数易其名: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表示对交战国德国的仇恨,带有德国味道的城名“彼得堡”被具有斯拉夫意味的“彼得格勒”所取代;1924年,为纪念去世的十月革命领袖列宁,该城被改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圣彼得堡”的本名又得以恢复。
 
  圣彼得堡的历史告诉我们:首先,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不同,它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一位君主专断意志的产物,纯粹是“建造”起来的;其次,它的功能被定位在“窗口”上,也就是说,兼有吸收新鲜和展示自我的功能。圣彼得堡的这两个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面貌和性质。
 
  自圣彼得堡建城以来,俄罗斯一直有“双都”之说,在彼得迁都之后,莫斯科仍一直被称为“第二首都”,或日“陪都”。在始自15世纪末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的整个历史中,俄罗斯的首都一直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间轮换。十月革命后,莫斯科取得官方地位,彼得堡却迅速地相对边缘化了。
 
  俄罗斯在文化上一直面临着一个向东还是向西的取舍问题,圣彼得堡和莫斯科这两个并称为“双都”的城市,就像是俄罗斯文化天平上的两极,偏重其中的哪座城市,往往就是一种国家文化态度的折射。
 
  俄罗斯的文化之都
 
  在文学家的眼中,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诗歌的摇篮”(布罗茨基语)。罗蒙诺索夫在这里为俄语诗体制定了方寸,被称为“文学中的彼得大帝”的普希金,在这里完成了奠基俄罗斯诗歌乃至俄罗斯文学的伟业,使圣彼得堡成了俄罗斯文学的首都。至19、20世纪之交,帕斯捷尔纳克所言的“天才成群诞生”的诗歌奇观,又一次在这里出现,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等诗歌流派在这里各领风骚,勃洛克、古米廖夫和马雅可夫斯基在这里纵横驰骋。20世纪,从这座城市里走出的流亡诗人将俄罗斯诗歌的种子撤向世界各地,阿赫马托娃、曼德里施塔姆等在这里守护着“白银时代”的文化薪火,稍后,以布罗茨基为代表的“非官方文学”又一次将“彼得堡诗歌”推向了世界。
 
  然而,在圣彼得堡这只摇篮里长大的,又何止俄罗斯的诗歌,自彼得以来所有的俄国作家、画家、音乐家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几乎都与这个城市有过各种各样的联系。走在圣彼得堡的大街上,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果戈理的《彼得堡故事》中的“小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中忧伤的男女;漫步在城市的花园广场,我们会不时感觉到,俄罗斯绘画和戏剧中的那些人物似乎就在身旁一 一走过;看着涅瓦河的波涛,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和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又会在耳畔轻轻地响起。这不仅是因为,圣彼得堡不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它自建城以来似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观;这也不仅是因为,圣彼得堡本身就充满了太多的“艺术”诱惑,更能让人产生某些关于“第二自然”的感触;这更是因为,俄罗斯文学艺术中的那些“彼得堡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太深的痕迹。
 
 
 
 

 

..........................................................................................................................................................................................................................................................
协会介绍 | 俄罗斯油画 | 商务项目 | 留学咨询 | 俄罗斯风情 | 贸易信息 | 日常服务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4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协会 版权所有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塔林街7栋A座6H 102622
电话:+86 13439175060 ,+86 1057782670,+7 9161052484 电话/传真:+86(10)57782670
电子邮件: trade@china-russia.org , caspw@139.com

京ICP备05021730 , 京公网安备 110115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