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Russian
推荐给朋友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介绍   

俄罗斯油画   

商务项目   

留学咨询   

俄罗斯风情   

中俄贸易   

日常服务   

网站导航   
热门排行
最新排行
推荐排行
新闻标题: 俄罗斯媒体称教育商业化令中国教育声望大跌
发布时间: 2006年9月9日 閲读次数:4593 新闻来源:专家 杂志
  俄罗斯一家媒体载文说,中国正在努力探索如何令教育体系适应市场化需要。然而,这一探索目前所产生的效果仅仅是抬高了教育的价格,并加大了不同社会阶层教育水平的分化。俄《专家》杂志9月4日一期发表一篇署名文章,题为《“中国模式”存在的问题》,要点如下:
  若干天前,中国公开了对18所著名大学的审计结果。其实,审计工作于2003年便已展开,是教育部委托国家审计署进行的。其结果触目惊心,这些大学存在“众多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
  专家认为,中国在教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收费过高,尤其是高等教育收费,以及不同社会阶层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这将加大穷人及富人之间的教育水平鸿沟,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给中国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本质性的改变。大多数中小学校及高等院校仍然从国家预算中获得大部分经费来源,但它们也不得不展开商业运作,以维持生计。据统计,2004年,学费收入占到了学校预算的20%,而在1991年只勉强达到4.5%。
  在当今的中国,对国立院校而言,最简便易行而又收效最快的挣钱方法是创办分校,这些分校完全是按私人商业模式运作的。中小学最先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尤其是那些声誉好、生源好、师资力量强、升学率高的所谓重点学校。尽管新的法规已经取消了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但这并未影响到它们多年来积累的声望,择校风依然劲刮。
  中小学吸引私人资金、开设分校的创收之举也被一些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所效仿。第一批知名高校的分校出现在1993年到1994年,十多年过去了,这类学校已有约250余家,就读学生人数达到70万。当然,地区分校的毕业证书上都赫然打着知名高校的招牌。
  在中国现今的教育体系下,有钱人比普通人更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与此同时,各种环节的不透明性也妨碍了各大收费高校之间进行诚实而公开的竞争。那些国家预算拨款的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具备先天优势,在教育市场上遥遥领先,这也阻碍了民办学校的发展。
  此外,近两年来,有些地方开始将私立学校和中专视为经营性企业,加大征税力度,这导致许多私立院校经费捉襟见肘,拆东墙补西墙,一些甚至不得不关门。专家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银行不愿意向私立院校提供贷款。
  众多专家指出,中国教育高收费问题相当突出。目前,大学生的学费为每年六七千人民币,个别专业甚至更高。除去学费,学生们还面临伙食和购买教材的开支。目前国家只支付学校经费的53%,其余47%主要来自学费以及各种形式的“自愿”捐赠。一些学校没有从国家预算中获得足够拨款,只能向银行贷款,这也间接提高了学校的运营成本。
  在中国,中等收入家庭要供养一名大学生,负担并不轻。而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让孩子上得起学更是相当艰难。一名普通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及生活费,相当于一个农民数年的收入。据中国社科院的统计,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投入相当于中低收入家庭日常支出的1/3到2/3,而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占了近80%。
  在中国,教育一向被视为改善物质条件及社会地位的最可靠途径。然而,一次针对低收入阶层的调查表明,近40%的人表示,他们由于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所以并不奢望通过教育来改变社会地位。据统计,在中国西部某大城市,约有140万非熟练工人及家属,95%的商贩及擦鞋匠的孩子不得不走父母的老路。而在另外一个大城市,出身贫寒家庭的公务员只占2.8%,而来自富裕家庭的则占了26%。
  中国研究人员指出,教育商业化已经“令它在社会公众眼中的声望大跌”,教育部门也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新出台的教育法规对以往若干政策进行了修改,有关条款被解读为禁止国家院校设立分校,但有媒体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它既不符合国家利益,也不符合私营教育企业的利益。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论坛讨论]
当前评分:0
Bad  1 2 3 4 5  Good
..........................................................................................................................................................................................................................................................
协会介绍 | 俄罗斯油画 | 商务项目 | 留学咨询 | 俄罗斯风情 | 贸易信息 | 日常服务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4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协会 版权所有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塔林街7栋A座6H 102622
电话:+86 13439175060 ,+86 1057782670,+7 9161052484 电话/传真:+86(10)57782670
电子邮件: trade@china-russia.org , caspw@139.com

京ICP备05021730 , 京公网安备 110115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