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04年12月份,俄罗斯海关开始加大对中国和土耳其商品的检查力度。
2005年春天,受俄罗斯海关打击灰色清关行动的影响。莫斯科中国商品批发市场开始出现长时间、大面积、跨行业的缺货现象,有市无行使部分华商遭到了巨额损失。
2005年9月16日,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对外宣布俄罗斯海关计划对日常用品进口实行常用监督,并要求进口商在报关单中注明进口商品种类,进口商的身份也将受到海关部门的严厉监督。
2005年秋季,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起草了《关于实行发运前检验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将对所有的被认为“具有风险”的进口商品实施两次检验,即边境通关时的检验和在出口国境内发运前的检验。俄罗斯经贸部认为,这其中的所谓“最具风险的商品”主要指“服装、鞋、部分食品、家用电器及计算机设备”等日用消费品。因为上述商品存在不实报关之嫌。
在莫斯科,中国市场是华商最集中的地方,来自中国各地的华商在这里从事各种商品的批发。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厂家蜂拥而至以及俄罗斯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市场的竞争日趋惨烈。
在2006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盘点一年以来的生意,许多华商感慨:在莫斯科,做生意是身不由己,太多的因素你无法把握,其中,最难预测的是货物运输情况和天气的变化无常。一位温州鞋商说:“春天的时候为缺货做噩梦,冬天的时候为天气做噩梦,这一年啊,心里没有稳定的时候。”
确实,回首2005,更多的华商感慨,在俄罗斯做生意,真是应了中国的古话:人算不如天算。运输风险,成了华商的一块心病。
在俄罗斯市场,伴随灰色清关产生的运输风险由来已久。
所谓灰色清关主要的是指包机包税和包车包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根据俄罗斯国内特点和中俄关系发展形势所形成的一种非规范化贸易形式。即发货人在中国发货(主要中间站是北京雅宝路)、交钱,收货人在俄收货,其余中间环节,包括运输、通关、商检等统统由货运公司解决。俄海关委员会批准一批清关公司专为这种 贸易履行通关手续,收取税款。
从表面看,这种清关方式为华商节约了成本,但是实际上,这种运输清关方式后面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在中俄两国之间多年的民贸史上,发生过多次有“俄罗斯特色”的“拉货”事件,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兵营”事件到近年的“埃米拉”市场乃至今年年初的花鸟市场拉货事件,俄罗斯方面所持理由大都是这些货物缺少正规清关单据,属于走私物品。实际上,华商已经为这些货物交纳了巨额税款,但是这些税款都被清关公司纳入帐中。可以说,灰色清关使华商授人以柄,导致了今天华商在贸易纠纷中的被动局面。
但是,从2004年的冬季开始,运输的风险愈加明显。
2005年春季,在莫斯科中国商品批发市场极端缺货的情况下,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抢货现象。
一位温州的货主说:“我开库房门的时候都不敢直接把门拉上去,外面等着提货的人太多,简直都要拥进来抢。”
据一位运输公司的业务经理介绍,在这场春季缺货风波中,主要波及的是快铁运输及海铁联运,海运的运输情况相对正常。
而在2005年秋季,俄罗斯海关的检查对象开始转向海运。
关于这一现象,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撰文说:“走进俄罗斯的家电市场,只见人们都在疯狂地抢购。似乎明天就会回到前苏联时代,国境线上会罩上‘铁幕’一样。售货员们更是火上浇油:快买吧,都要涨价了。海关动真的了。看看手机就知道了。手机市场确实是一场灾难:品种急剧减少,原来满满的手机柜台,现在让位给了数码相机,随身听和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显然,海关里被扣的上百万部手机是造成市场上商品短缺的直接原因。现在,‘灾难’波及到了其它的商品。如果结束了‘灰色清关’,进口家电的价格将使普通百姓望而却步。原来按正规渠道进口的公司和国内的生产商成了赢家。原来这些厂商很难与走私的名牌商品进行竞争。如果海关能够堵住‘灰色清关’,国产的商品就会比进口的商品大大便宜。然而人们预测到国内商家极有可能借机对国产的商品进行涨价。”
在目前莫斯科运输情况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一些从事运输业的华商开始转战圣彼得堡等地。期望打开缺口,缓解莫斯科运输情况紧张的局面,但是进展甚微。
而同时,运输公司的竞争也开始激烈起来,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位华商说:“现在市场大大小小的运输公司不下几十家,鸟枪换炮的情况很正常,运输不好做,货物还是要发,倒霉的还是货主。”
一位运输公司的业务经理说:“对比前些年的情况,从今年开始,运输业的操作风险开始凸现,可以活动的余地小了很多,可以说,一年比一年难做。无庸置疑,2006年,俄罗斯海关打击灰色清关的力度仍将会加大”。
尽管如此,他还是表示,灰色清关在俄罗斯的利益链盘根错节,一两年内很难得到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