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英国首相布朗表示,二十国集团将于今年9月在纽约召开第三次金融峰会,讨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议题。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布朗2日在金融峰会闭幕礼后,向记者解释设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提议,因未能取得与会国的具体共识,安排至秋天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三轮峰会上再讨论。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当天表示,俄罗斯赞成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设想。
G20峰会落幕后,梅德韦杰夫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演讲。谈到国际储备货币问题时,梅德韦杰夫表示赞成设立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并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是一个现成、可利用的选择”。
中新社
周小川提出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
专家认为,这表明中国欲使世界脱离美元控制
3月23日,央行网站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署名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文章指出,必须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以解决金融危机暴露出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系列问题。
周小川表示,通过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
周小川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目前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可以以IMF现有的SDR模式为蓝本,进一步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将为SDR定值的一篮子货币范围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G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同时建立起SDR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清算关系,使其也能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的支付手段。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为,周小川的此番言论意味深长,其观点表明,中国已经在努力让世界脱离美元控制,推动新的货币体系的诞生。
这一招点中了美国罩门
中国这次要求创建世界货币,而不拿美国国债的得失讨价还价。一招釜底抽薪,实在是非常狠,而且直中要害。
美国的强大就在于它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美元作为世界结算货币的信用,正是美国经济无比强大的支柱和命脉。一旦美元只变成世界多种货币的其中一种而已,一旦这个罩门被破了,多年来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基础开展的各种金融和经济政策,各种赤字,就会回过头来反噬自己。
中国下这步棋,真正的高明之处,是把矛头只对准了美国一个,却团结了其他所有国家,甚至包括美国的盟国。
美国必然会阻挠这个议题的进展,并且争取尽量多的国家支持。他无非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军事手段,强行震慑其他国家的政府,用军事压力解决这个经济议题。另外一种就是和主要推动法案的国家做交换,付出相当多的代价来换取议题的停滞。例如默认中国统一台湾,推动人民币在亚洲的结算权,等等。无论哪种方法,美国都会损失非常大。这个提案叫得越响,美国就越要拿自己在全球的利益出来交换。中华剑
各方反应》》
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张甫一提出,立即引起全球激烈反应。
■美国 总统奥巴马在得知周小川的说法后,第一时间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全球投资者将购入美元视为安全投资,美元仍然坚挺。他并不认为有必要设立一种新的全球货币。
■香港 特首曾荫权24日表示,香港可能会打破维持了近26年的盯住美元政策,未来可能转而盯住人民币。
■欧洲 布鲁塞尔时间3月25日下午,欧盟贸易委员会秘书长戴维·奥苏利文表示: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之前提出建立超越主权的货币的主张有些仓促,目前我们只能维持现状。美元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优点。
■联合国 3月26日,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提利兹(Joseph Stiglitz)等组成的联合国独立委员会发表报告,呼吁另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取代目前美元独大的地位,解决单一储备货币带来的问题。该系统可以是扩大特别提款权(SDR),也可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成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专家表示,单一国家储备系统的危害众所周知,美国不断累积债务,打击市场信心和稳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总裁卡恩3月25日表示,当前这场持续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重新点燃了市场对创立新的储备货币的兴趣,这样的讨论无可厚非。
■俄罗斯 早些时候俄罗斯给G20峰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IMF考虑建立一个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可能性。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4月2日在G20峰会上发表讲话,他建议发展强劲的地区性货币,并以其为基础建立新的全球储备货币。
■巴西 总统卢拉3月26日表示:中国提出的建议有效且恰当,大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都会同意这一观点。
中国为什么倡导新货币体系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张,绝不是为了“争取话语权”,更不是为了向任何国家“示威”。此举更深的用意是:中国已经站在更高的视角上,思考危机爆发的深层根源,并探求如何避免类似灾难的再次发生。
G20“预热”阶段,焦点议题浮出水面: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协同刺激经济、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IMF、汇率问题等。表面上看议题多多,但实际上都指向一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其本质就是美国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增长无法共存,也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美国只有靠输出美元,才能保证全球货币需求,这必然带来美元或美元资产贬值;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和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不断爆发。继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协议之后,世界货币体系又一次重大变革正在酝酿。中国等新兴国家正是看到了这个趋势,才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议。客观地说,这一动议不仅符合中国利益,更符合全世界利益,同样符合美国利益。
打破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长期看是有利于中国。一是人民币将不必再面对各方施加的汇率调整压力。二是中国不会再大量持有美国国债,资产安全性大大提高。但从短期看,中国面临的损失将远超收益。因此,中国提出这一建议,更多的是基于全球共同利益的表达。
对于美国自身,从长期来看同样会从中受益。首先是“特里芬难题”将得到解决。其次,由于很多货币与美元挂钩,目前美国的汇率政策实际是失效的。不从根源上放弃美元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货币政策的多目标就难以实现。
中国证券报
超主权货币曙光初现
G20会议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承诺将IMF的资源增加5000亿美元,IMF新发行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的提议也获得通过,这是令人欣慰的重要成就——让人们看到了超主权货币的曙光。中国将注资IMF400亿美元,这也表明中国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应该说,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金融体制的变革目标。毋庸置疑,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便是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的泛滥和无节制的发行。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之后,金融危机爆发不下数十起,无不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有很大的关系。
美联储近日买入3000亿美元国债,采取“开印钞机”的手段拯救美金融危机,再次激怒了各国。由此,央行行长周小川设立“超主权的世界储备货币”的提议可谓是高屋建瓴,这一在全球掀起巨浪的大胆设想,得到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响应,并获得联合国和IMF等国际组织的认同。
但要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桥头堡”——美元霸权,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各国不断博弈,不断妥协的过程。
中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的“一枝独秀”,将为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变革的力量。相信随着人民币和其他强势货币的日益国际化,美元霸权在日益受到撼动的时候,超主权货币就会水到渠成。证券日报
人民币国际化提速2020年前自由兑换?
设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如果能够实现,按照我国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即可望成为区域性结算货币,进而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从而实现国际化。
事实上人民币已经在部分与中国接壤的国家全境通用,在周边地区的贸易中已经成为结算货币,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认为人民币已经“半国际化”。那么,人民币何时能实现自由兑换?离真正的国际化究竟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上海建成金融中心前实现
在业界人士看来,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了一个时间表。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有专家表示,若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各种货币必然大量交流,若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再多的机构集聚也不会产生可观的资金流量。据此,中国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判断:“上海2020年建成金融中心之前,人民币将实现自由兑换。”
人民币国际化要分三步走
起步:周边贸易结算 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迄今为止,中国已与越南、蒙古国、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吉尔吉斯、朝鲜和哈萨克斯坦8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去年结算量约为230亿人民币。
迈进:双边货币互换 自去年12月以来,央行已和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6个经济体签署了总计6500亿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目标:世界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须经历三个阶段:
首先,在周边国家和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的国家尝试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其次,在成为结算货币的基础上,使得人民币成为相关国家的储备货币。
第三,在成为区域货币的基础上再成为国际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