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Russian
推荐给朋友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介绍   

俄罗斯油画   

商务项目   

留学咨询   

俄罗斯风情   

中俄贸易   

日常服务   

网站导航   
热门排行
最新排行
推荐排行
新闻标题: 海归的分量
发布时间: 2005年7月20日 閲读次数:4050 新闻作者:焦江方 新闻来源:神州学人
  编者按:经过一番可以说是部分媒体几乎连篇累牍的轰炸式的“渲染”之后,关于“‘海归’变‘海待’”的报道以及有关“海归”与“海待”问题的探讨或者争论,目前进入了平静期。但是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造成的社会舆论似乎一度让有些人对“海归”失去信心,“海归”的形象和在中国社会中的分量也似乎大打折扣。

  “海归”在中国社会和人们心目中的分量真的下降了吗?“海归”在中国的未来又将如何?……结合这些问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当“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日前由中央15家新闻媒体评选揭晓的时候,“海归”以占半边天的风光再度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再加上此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衔执手国家科技大奖的“海归”时刻,国人再次感受到了“海归”的分量。

  但是尽管如此,“海待”留在人们心中的忧虑甚至阴影仍然十分浓重。难道真是因为“海待”的出现,——“海归”分量下降了吗?

  “海待”问题不是从去年上半年开始破土出现的,但“海待”一词却是从那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在“海待”一词出现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有关“海归”与“海待”的问题占用了多家新闻媒体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资源。一时间,“海归”变“海待”虽非是当时留学界的最主要问题,但却成了受人关注的最热门话题。一些留学界人士尤其是留学人员纷纷对这一现象表示了关注,甚至忧虑。

  难道“海归”真的会变成“海待”吗?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且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绝不是普遍的,而且要具体分析。

  从现实情况看,“海归”概念最早的起源,现在已经难以查究,但“海归”概念风生水起最为热闹的当属互联网登陆内地之时。从1997年开始,很多海外留学人员携带风险投资归国,当时舆论称“海归”为吸引风险投资的梦幻团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知名大学的归国留学人员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海归”成了一块响当当的招牌。社会舆论对于“海归”随之也几乎进入了一个顶礼膜拜的阶段。凡是“海归”无不顶着闪亮的光环,受到外界的热情追捧。于是,一段时间以来,即使不能携带项目和技术自己创业,“海归”也能在进入外资或本土企业中获得不菲的待遇。与之相对应,形容土生土长的“本土派”的词汇,“土鳖”被放到了另一面。

  但是,随着“海归”概念的延伸和泛化,“海归”数量急剧增多,“海归”概念的含金量开始降低,良莠不齐的问题凸现出来。“海归”表现不佳、创业失败的案例也开始出现,并尤其在2003年集中显现出来。随着一批“海归”的折翼,求职场对于“海归”的认识也渐趋理性,“海待”一词随之出现。昔日职场上的宠儿,也开始有了“海待”的担忧。

  从历史上看,“海待”或准“海待”早已出现。在中国早期的头几批留学生中,由于当时的清政府对他们不关心不重视,使得许多人在回国后不得不改操他业。而有的因为政府不管他们的死活,甚至连生计也难以维持,便不得不辞去公职,从事别的谋生之路。如一名叫罗国瑞的留学生写信给美国友人:“自我归国,我曾跋涉内陆,远及蒙古,饱经艰辛。”

  从清朝的“海待”或准“海待”来看,“海待”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所致,是朝廷腐朽、社会落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正常现象。而当代“海待”的出现,是人们对人才的认识渐趋理性所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远可不必大惊小怪。

  但“海归”变“海待”的现象真如某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严重吗?事实未必如此。

  作为新闻媒体,“海归”变“海待”的报道是份内之事,本无可非议,但让人费解的是,当“海待”一词在某家媒体首先出现时,蜂拥而起的多家媒体迅速跟进,其中有些媒体关注的程度近乎“疯狂”,报道的力度近乎“炒作”,并且几乎都是有关“海归”受挫职场的讯息,再加上此前有关海外“留学垃圾”的报道,使整个社会舆论马上出现逆转,有人甚至以“‘海归’臭满大街”来形容当时“海归”的遭遇。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某些媒体的报道出现失实现象。

  所谓真实分为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现象真实指的是片面的偶然的真实,而本质真实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真正的真实。而有些媒体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总是有意无意地把镜头对准个别或少数一时没有找着合适工作的“海归”,有时还刻意加以渲染,而没有把报道放在整个社会发展和“海归”就业的大背景下,以至于出现现象真实而本质失实的不实报道,造成了几乎“海归”都要变“海待”的社会舆论,使“海归”的形象出现滑坡。

  总之,当今社会,个别或少数“海归”变“海待”不可避免,属正常的社会现象,所以,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海归”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应由此而低估;“海归”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分量,也不会由此而降低。那么,——

  “海归”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让我们先来重温几个重要的历史片断:

  1957年,毛泽东到苏联访问,在莫斯科亲切接见了留学生代表。毛泽东鼓励大家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在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工作问题的汇报时指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要成千上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时,在珠海亚洲仿真公司对留美回国创业的游景玉说:“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

  1989年,江泽民在接见留学回国人员代表时说: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希望。1993年10月23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表示相信:广大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留学人员,必将以老一辈留学人员为榜样,……在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中发挥聪明才干,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3年9月30日,胡锦涛在接见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代表时说:广大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党和国家历来是重视留学工作的……。2003年10月8日,胡锦涛在欧美同学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在亿万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进程中,广大留学人员完全可以大有作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以上节选了中共历代主要领导人关心留学人员及留学工作的几次重要讲话。其实,他们关心“留学”的行动和指示远不止这些。由此可以看出,“海归”在国家领导人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分量。
  让我们再来看几组数据:

  日前,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中美富布赖特项目25周年纪念大会上说,超过60%的大学校长和科研单位领导都有过出国留学经历。

  据日前有关媒体报道,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海归”。

  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曾谈到一个有趣的“50%现象”: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有50%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是归国留学人员;在政府科技部门司局级领导中,有50%以上的是归国留学人员。

  此外,更为引人瞩目的是,一些“海归”进入政府高层,其中,副部级以上官员就不乏其人,地市级官员则更多。

  无论是政坛,还是实业界;也无论是教育界,还是科技界,数目不等的“海归”,都在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海归”在中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分量,不仅不可忽视,更是不可估量。

  让我们再来看看当前社会对“海归”的关注程度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的举措,并于日前制定印发了《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尤其引人关注。

  各有关留学人员的交流会和创业洽谈会纷纷“上演”: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创业洽谈会……

  媒体对“留学”的关注依然热度不减。许多媒体纷纷推出留学专页或开辟留学频道,专门报道留学人员。尤其是网络媒体,留学频道都占据重要位置。

  由此看来,“海归”在国人心中的分量依然沉重。
  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使中华民族能迅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了学习先进发达国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留学”情结,并在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留学工作的发展步伐,“海归”一直备受尊崇。那么——

  “海归”的未来又如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对“海归”的需求只会有增无减,“海归”在中国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也只会愈来愈重要。

  首先,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更多“海归”。
  通过“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也是我国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美好期望。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然要做到对内和对外的有机统一,也就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有机统一。留学工作无疑是对外开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贯中西的“海归”是中国社会“内外”有机统一、“土洋”有机结合的基本元素,承担着学习并运用外来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推动本国发展的历史重任。所以,在未来中国社会,“海归”任重而道远。

  而据教育部今年2月份公布的留学统计数字:从1978年到200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814884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197884人。以留学身份出国,目前在外的留学人员有61.7万人,其中, 42.7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合作研究和学术访问等。再加上改革开放前留学归来的,目前我国“海归”总数约有20多万人,与中国13亿人口相比,其数字非常之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无疑还需更多“海归”。

  其次,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更多“海归”。

  中共十六大报告号召全国人民,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具备各种有利条件,也面临各种制约因素,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是我国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缺乏。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提供的数据,我国目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我国适龄劳动人口的5.2%,而1995~1997年,美国的这一比例是46.5%,加拿大是46.9%。全国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7%。而广大留学人员,都受过高等教育,大多数还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且与“本土派”相比还具有外语好、视野广等优势,所以,从提高整体人口素质和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看,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海归”。

  第三,“海归”发展有广阔空间。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随之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就如何进一步吸引留学人才提出了要求。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是吸纳“海归”的主要部门之一。如教育部通过“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院通过“百人计划”,不遗余力,千方百计地吸纳高水平留学人才。令人兴奋的是,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拿出一些央企正职岗位、中国某些金融部门拿出重要管理岗位面向全球招聘,甚至一些政府机关部门也拿出公务员岗位面向全球招贤纳士。

  留学人员创业园是吸纳“海归”的又一主要基地。目前,我国已建立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110多个,其中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24个。虽然入园企业已达到6000多家,吸引留学回国人员15000多人,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各地的“胃口”。近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各地各施“奇招”,拿出各种优惠政策,争抢“海归”。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吸引“海归”的又一地域性品牌。除此之外,中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也纷纷结合本地地域发展战略,以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入抢夺“海归”、抢夺人才大军。
  由此看来,“海归”在中国的前景将继续看好,这正如国家副主席曾庆红2003年9月30日在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表彰大会上所说:“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机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舞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环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好。”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论坛讨论]
当前评分:0
Bad  1 2 3 4 5  Good
关键词:海归 分量 
..........................................................................................................................................................................................................................................................
协会介绍 | 俄罗斯油画 | 商务项目 | 留学咨询 | 俄罗斯风情 | 贸易信息 | 日常服务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4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协会 版权所有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塔林街7栋A座6H 102622
电话:+86 13439175060 ,+86 1057782670,+7 9161052484 电话/传真:+86(10)57782670
电子邮件: trade@china-russia.org , caspw@139.com

京ICP备05021730 , 京公网安备 110115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