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5月31日,独联体国防部长会议第50次会议在巴库静悄悄地召开。如同这里的军事外交官预料的那样,独联体12个国家中只来了8个国家的军事代表团,摩尔多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土库曼斯坦等国没有派员出席。当然,与欧洲代表团到来的声势相比,庞大的独联体军事代表团并未给交通本已拥挤不堪的巴库带来什么新负担,一切还是那样井然有序。但是,在预期的缺席与平静背后却能够觉察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火药味来。在7月的“八国峰会”前,俄罗斯是不会让老对手们那么容易就占得先手的。
俄威胁要退出《欧洲常规力量条约》
此次国防部长会议是独联体内部的一次例行会议,但在近期独联体范围内及周边地区的严峻形势下,这次会议的影响显然超出了这一范围,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引起媒体再度关注的《欧洲常规力量条约》。
对俄罗斯来说,确保对等地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关系到所谓“侧翼安全”问题,更直接关乎独联体南侧的军事力量平衡问题。俄罗斯认为,履行欧洲常规力量条约的监督机制要么没有生效,要么效果不大,这一点让俄罗斯很是不安。据当地媒体评论,伊万诺夫以他半嘲弄、半威胁的语气暗示说,至于下一步怎么办,再“走着瞧吧”。
根据条约,为保持北约与俄罗斯常规军事力量的平衡,作为对俄罗斯军事力量撤出的交换,北约集团不能在俄罗斯撤出的领土上部署军事力量。俄罗斯与北约还根据苏联解体后双方在欧洲常规力量对比态势上的差异,对条约作了修改。《欧洲常规力量条约修改条约》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主要是美国相互妥协的一个产物。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早在2004年就批准了这一条约,但北约至今尚未批准,也没有“有效地履行”相应的义务。面对北约渗入黑海、进逼南高加索的进攻态势,俄罗斯退出条约的暗示与警告早已不是第一次,但这一次是否动真格的,大概要到“八国峰会”后才能见分晓。
北约走得太快让俄罗斯不安
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地缘上,南高加索都是与中亚地区一体的。分析家们形象地把南高加索3国比喻成一个“放倒的水罐”的罐口,谁扼守住这个罐口,谁就能控制住水罐里面(中亚)的资源。而为了控制资源,军事力量的存在是一个必要条件。随着美国通过“颜色革命”打入独联体,北约的势力逐步从东欧渗透到了南高加索,逼近中亚。如何利用现有的多边合作组织,遏制或者说缓解这一进程,是一个困扰俄罗斯的长期性问题。面对美国和北约咄咄逼人的攻势,不作出反击姿态,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说不过去的一件事。
俄罗斯军事力量已经被迫退出了阿塞拜疆,仅保留了一个战略性军事设施加帕拉雷达站。撤离格鲁吉亚的工作也将于2008年完成。就在俄罗斯军事力量撤出格鲁吉亚的当口,南高加索的军事紧张局面骤然加剧。今年5月下旬至今,格俄双方在南奥塞梯冲突区几度逼近交火。南奥塞梯当局透露,格鲁吉亚已经向乌克兰、马其顿、保加利亚、捷克、埃及、以色列以及美国等国家购买了大量重型武器。为此,6月2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将尽一切力量不允许采用武力来解决南奥塞梯问题。
显然,在这一背景下,不难理解为什么俄罗斯要威胁退出《欧洲常规力量条约》:格俄关系只是其中的表象,《欧洲常规力量条约修改条约》也只是技术问题,而北约间接介入南高加索事务才是问题的关键。
“轴心”对抗“防疫带”?
在巴库会议前的5月18日,在莫斯科召开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总参谋部部长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一些集体安全机制的重大问题,包括提高集体安全体系的效率、落实联盟军事架构的具体措施、完善中亚安全区快速部署部队管理系统等。甚至还涉及到了独联体军事安全条约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之间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此举的目的是挖掘两个组织的潜力,通过广泛的军事政治联盟,以建立制止西方、首先是美国在欧亚空间进行军事政治扩张的“防疫带”。
在此次巴库会议上,独联体在军事上的相互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伊万诺夫认为,巴库会议是深化独联体国家间军事合作的又一重要步骤。巴库的外交人士分析指出,伊万诺夫此次造访巴库,意在落实建立某种“俄罗斯—阿塞拜疆—伊朗轴心”的设想,以对抗美国在里海地区乃至中东和波斯湾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这个轴心设想的依据在于:目前,巴库的对外政策开始倾向于莫斯科;阿塞拜疆与伊朗的关系“意外地热络起来”,甚至有传闻称,两国的高层已经谈到了建立某种联盟的问题。
但是,此间的军事外交人员对此表示了怀疑。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飙升,扼守能源通道的阿塞拜疆在地区事务中的立场更加积极,甚至是有些强硬。与会的阿塞拜疆国防部长就坚决表示,独联体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调节它和亚美尼亚的冲突,而且,在阿塞拜疆同意在纳卡冲突区部署北约“庇护下的”土耳其部队的既定立场下,巴库会议期间还冒出了这样的传闻,即阿塞拜疆可能会同意在纳卡冲突区部署北约的维和力量。看来,在“八国峰会”前夕,莫斯科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