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在原苏联解体后涌现出的第一批百万富翁中,格尔曼·斯捷尔利科夫是最能标新立异的一个:他靠办交易所发家,成为无人不晓的金融寡头;他向驻伊美军推销棺材,大出美国人的丑;他参加总统竞选想要拯救国家,却一败涂地。如今,他又出人意料地抛弃现代文明,举家迁入莫斯科郊外的深山野林,过起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只因为他厌倦了浮华奢靡的生活。
霍多尔科夫斯基找他借钱
同大多数俄罗斯金融寡头一样,斯捷尔利科夫几乎也是在一夜之间暴富的,但同样必不可少的还有他令人艳羡的机遇和精明的生意头脑。
上世纪80年代末,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读一年级的斯捷尔利科夫辍学当起了工人,平时靠在火车站组织流浪艺人表演抽提成赚点“外快”。苏联解体后,头脑灵活的他开始下海经商。24岁时,通过结识莫斯科一家银行的行长,他积累了创业的原始资本。在他的精心运作下,俄罗斯第一家私营的商品交易所诞生了。这是一家靠向客户提供最新商品行情、组织货源、买家的中介性质的交易所,斯捷尔利科夫将它命名为“阿利萨”――他最心爱的高加索牧羊犬的名字。在那个疯狂的、缺乏规则的年代,“合约全靠人随意地手写在散乱不堪的纸上”,斯捷尔利科夫这个“超级掮客”,一跃成为全俄罗斯第二位百万富翁。
当时,斯捷尔利科夫和“阿利萨”的名头在全俄罗斯几乎无人不晓,莫斯科的电视台24小时播放由那只高加索牧羊犬代言的“阿利萨”商品交易所广告,当时还在苦寻发财机会的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也曾向他求助融资。几年之间,生意越做越大的斯捷尔利科夫逐步拥有了私人飞机、豪华车队和莫斯科的四层别墅,过上了超级富翁的奢华日子。他曾向西方记者透露,自己的家产一度高达2亿美元。
向美国推销打折棺材
1993年,斯捷尔利科夫的生意开始下滑,“阿利萨”被迫关门。此后,他几乎从媒体视野中消失了。但正是在这段失意的日子里,他体会到了灵魂的重生。他宣布与过去的生活决裂,将电视机扔出家门,和妻子每周到东正教教堂虔诚地礼拜。
不过,按照斯捷尔利科夫的个性,他的人生显然不会就此平淡下去。果然,5年后,他再次成为媒体的焦点。1998年,他与弟弟合伙成立了“斯捷尔利科夫兄弟棺材店”,专营用西伯利亚雪松等昂贵木料制作的上等棺材。他说,“这个工作令我每天想到死亡。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热爱生命。”斯捷尔利科夫不遗余力地推销棺材,在莫斯科街头竖立大型广告牌,不断呼吁国家杜马通过法令,让俄公务员死后使用国产棺材下葬。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他居然给美驻俄大使去信,推销5万口上好棺材。他在信中不无讽刺地写道:“考虑到美国政府此次行动的正当性,以及它对人类和平所做的贡献,俄罗斯棺木生产商有意为美方提供巨大折扣!”结果令美国人窘迫不已。
为了实现政治抱负,2002年,斯捷尔利科夫宣布竞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行政长官。当时,他用马匹驮着两口外裹红色绒布的精美棺材,煽情地对记者表示,自己将“埋葬腐败现象与寡头制度”。他后来还曾参加过莫斯科市长、甚至是俄总统竞选,结果无一例外是失败。据说,就是在一次次的竞选过程中,斯捷尔利科夫消耗了自己的大部分家产。
远离现代文明的日子
几经大起大落,斯捷尔利科夫对财富和政治都感到了厌倦。2004年,他出人意料地变卖了私人飞机、房车和豪宅,举家迁入莫斯科南部160公里外的森林中,过起了“原始人”一般的生活。他说:“我放弃了拯救俄罗斯的想法,转而拯救自己和自己孩子的灵魂”。
在这个没有电、燃气、方圆几公里内都没人烟的小木屋里,斯捷尔利科夫成了标准的“乡下人”:蓄着大胡子,穿着朴素的衣服,用蜡烛照明,烧木头取暖,吃自制奶酪、炸土豆等粗茶淡饭,靠养猪、鹅、羊维持生活,出行则以马车代步。斯捷尔利科夫对现代的教育体制也深恶痛绝。他曾立下誓言,如果当选总统一定要废除学校。如今,跟他住在森林中的子女们早已不再去学校,而是由专门的师傅上门来教授木工等生活技能,教学报酬通常是火鸡或山羊。
在与来访记者谈起商海浮沉时,斯捷尔利科夫说:“以前的日子就像噩梦,充满了奴役、金钱、淫欲。现在才是真正的生活。”他最喜欢小木屋顶上的那片蓝天,因为,“这样的美景用钱也买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