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俄罗斯通往中国的两条天然气管线,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障碍。西线面临环境挑战和可能的供气不足;东线则还陷在俄罗斯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各利益群体的“方案争论”中
普京在春天送的花,到秋天还没有结果。
《财经时报》近日在对俄罗斯多位高层人士的采访中获悉,俄方承诺的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运输管线,其进程都遭遇障碍,尤其是较为重要的东线。
今年3月,在普京总统访华时,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俄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签订了一份关于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备忘录。6月底,俄气董事长米勒宣布,将修建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西线由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共和国至中国新疆,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连接;而东线则由东西伯利亚科维克金气田供气,管道修至中国东北。
如果两条管道能够建成,将形成每年680亿立方米的对华供气能力,可以满足2010年中国天然气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二。
但现在看来好事多磨。无论是东线还是西线,都遇到不少新问题。
西线:面临两大难点
按照俄气的方案,将优先建设年输气300亿立方的西线:工程预计2008年开工,2011年建成,目前还处于地质勘查和可行性分析中。
9月中旬访华时,俄能源部副部长安德烈·列武斯对《财经时报》表示,从技术角度看,西线工程“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随行的俄能源部官员透露,这些“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环境因素。金山-阿尔泰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自然保护区,而它又是西线管道必经之地。如果管道从保护区经过,不仅会遭遇当地居民的抗议,也直接违反了俄罗斯自然保护法。俄总理弗拉德科夫曾经说过:“该项目要进行包括生态在内的所有必要鉴定。”也就是说,只有像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样,拿到了环境保护认证才可以实施。
其次是气源不足。俄罗斯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但由于投资不足和俄气的长期垄断,其产能增加并不乐观。在普京3月宣布对华出口天然气时,俄媒体就曾对此有过质疑。今年9月,俄经济与贸易部长格列夫更警告说,如果不增加开采,在两年内甚至会出现俄罗斯国内天然气供给不足的问题。
这似乎意味着,即使管道如期开工,两年以后也可能面临无气可输的尴尬。
东线:条块斗“气”
相比于西线,东线更是扑朔迷离。不仅上述的环保、气源问题同样存在,而且还遭遇到了俄罗斯特色的“条块分割”障碍。
这个“条”,主要是指代表中央利益的俄气和能源部。俄气计划将科维克金的天然气通过东线管道输送至中国东北,而能源部则倾向于输送萨哈林的天然气,将科维克金的天然气用于国内。
双方的分歧尚未谈拢,“块”的问题又出来作梗。作为地方利益代表,俄罗斯萨哈共和国最近又在“添乱”。
萨哈共和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北部,俄罗斯中部,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联邦主体,也是俄罗斯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区。正在建设的远东太平洋石油管道,有1300多公里经过该共和国。
该共和国政府挟“地利”优势,提出了东线工程的新方案:修建和太平洋石油管线平行的天然气管道,该共和国同时为这两条管道提供用于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
这个代表着地方利益的第三方案,引起俄国内以及中方的极大关注。
第三方案
9月22日,正在访华的萨哈共和国副总统亚历山大·阿基莫夫、能源与工业副部长阿列克谢·葛卢宾科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详细阐述了关于东线工程的有关情况。
“正是考虑到萨哈共和国的经济发展,并顾及整个俄罗斯的利益,才提出我们的方案。不像俄气,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葛卢宾科说。
阿基莫夫则说:“按照我们的方案,这条天然气管道,将成为东西伯利亚到远东的能源原材料运输体系的一部分。为这一地区综合输出石油、天然气以及电力提供便利。”
据介绍,由于萨哈共和国多是油气伴生矿,如果在输油的同时,能将天然气同时出口,可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这正是阿基莫夫极力推销这一方案的原因之一。
葛卢宾科对于萨哈共和国油气储量的具体数字讳莫如深,但一再表示,该地区的储量丰富,一定可以满足中国和远东地区的需要。
对于东线管道的最终结果,葛卢宾科坦言,俄方没有时间表,对这些方案的讨论还将持续下去。哪个方案都有可能被采纳,最后要看中央政府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
这场由俄罗斯中央部门、中央企业和地方政府参与的争论,无疑是各方利益的一次博弈。在向市场化过渡中,俄罗斯重大项目的投资决策机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从总统到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再到商业公司,不同利益冲突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这一点,在东西伯利亚石油管道的筹备过程中,已经显露无疑。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如果争论不能在短期内——特别是在2008年普京卸任前得以决策,那项目就会存在无果而终的风险。
价格:期望“第四轨”
除了上述问题,影响中俄天然气管线进程的另一个因素则是价格。
目前,俄罗斯天然气出口实行的是“三轨制”,而俄方似乎希望对华执行“第四轨”。
据了解,目前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内部“兄弟”出口天然气,价格是55美元/千立方米,按照俄国从中亚进口天然气的价格计算(每千立方米5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几乎不赚钱;对于乌克兰等已自立门户的独联体国家,基本是90美元左右;而对于它最重要的客户——欧盟各国,则执行180美元的“市场价”。
据俄《生意人报》称,俄方希望以“不低于对欧出口价格”对中国出口。这肯定让中方无法接受。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列武斯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认为:“这是一个商业项目,只有靠俄气和中石油自己去解决。”
《财经时报》从中俄双方的能源部门人士了解到,按照目前的情况,双方在价格问题上让步的可能性都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