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俄罗斯寡头们命悬一线,他们的财富已经瓦解,他们的债务重如千钧,他们的帝国即将被瓜分。但果真如此吗?一份新报告认为,俄罗斯势力强大的寡头们已走入穷途末路之说实则言过其实。至少俄罗斯国家战略研究所的论文中是这麽认为。《後皮卡洛沃时代的俄罗斯:政治、经济之新现状》一文尽力展现经济危机期间,俄罗斯大型工业集团的真实境况。
皮卡洛沃(Pikalevo)指的是俄罗斯北部一小镇,6月份当地心怀不满的工人走上街头,举行抗议;针对此次事件,普京在电视上当众批评巨富奥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这已经成为羞辱寡头们的标志。寡头们所受打击肯定不小,但迄今为止,他们守住财产同时拉拢国家帮助他们全身而退的努力却非常成功。正如报告所指:“在半年中,没有一个大企业被国有化或遭遇破产,没有一个寡头企业改变其经营管理方式或所有制结构。”
当然目前还不能盖棺定论。克里姆林宫仍有选择馀地,可利用寡头们的不幸,重新国有化或重新分配他们的资产。最近几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即普京政府正在积极而大面积地实现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但现实的经验却与之不符。现实中,大量事实证明大企业仍然对国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看看多数大型俄罗斯企业的注册地便可了解一二。报告详细考察了几个大型俄罗斯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它们多数在塞浦路斯等离岸避税天堂注册。报告还分析了这些公司的股息分配政策,称在危机临近的日子里,这些公司把越来越多的红利分配给股东。发放给“相关方面”的贷款及不断上升的管理费用同样显示,资金一直在自由地流出境外。这说明,尽管他们最近遭遇不幸,寡头们依然坐拥成堆的现金。
没错,寡头们的确非常可怕,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此前的经济调查,如莫斯科经济金融研究中心于2005年进行的研究就显示,寡头旗下的企业效率相对较高,管理也井井有条。真正成问题的是俄罗斯所有企业都要面对的诱惑--那些寡头控制的公司当然也不例外。即使在情况较好的年头,俄罗斯的公司也会玩些逃税、转移定价的勾当而不被查处,这在其它地方都是不被允许的。而目前的经济危机,只使得它们占国家便宜的动机变得更强了。由于俄罗斯政府担心出现社会动荡,大企业得到更多机会来获取贷款和补贴,同时又不必变更所有权。
那麽到底该怎麽做呢?尽管发出声势逼人的反寡头论调,但这篇报告也列出了一些部分基于国际经验的建议,与较为中立的经济学家的说法遥相呼应。政府应该把扶持对象更多地向平民百姓倾斜,而不是去拯救那些苦苦挣扎的公司。同时也不应惧怕收回贷款,即便这会导致部分重新国有化。但长期目标不应该是重新实施国有化,而应是将资产重新私有化,吸收更具效率的所有者来经营企业,包括俄罗斯急需的国外投资者。当然,这主意只是在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俄罗斯政府还存在一个有心无力的问题。目前看来,俄罗斯寡头实力仍然不小,而且不乏呼风唤雨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