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今年是俄罗斯宇航员培训中心成立50周年,为配合一系列纪念活动,这个位于俄首都莫斯科东郊的“宇航员摇篮”于3日掀开神秘的纱帘,热情欢迎各国媒体记者前往参观。
俄罗斯宇航员培训中心成立于1960年,地处一片茂密森林深处。该中心自建成至今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小城,以水泥墙与外界隔绝,人们给小城取名为“星城”。由于涉及载人航天领域的大量国家机密,这里高墙环抱,平时戒备森严,普通人无法接近。
3日上午,记者一行人从莫斯科市中心驱车约30公里来到“星城”,这里只有一条道路通往训练中心大门,沿途几乎没有行人,来到中心入口处,人多了起来,周边停着10多辆黄颜色的公共汽车,旁边还有小卖部在营业。
由于已经事先报名,在哨兵检查了相关证件后,记者一行人顺利进入“星城”。行驶在星城内白雪覆盖的道路上,四周是望不到边的森林,沿途不时走过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这里显得愈发神秘。
参观的第一站是水下试验室,试验室外部看上去很质朴,内部是一个直径约30米的巨大圆形水池,如果不是因为四周遍布精密仪器和设备,这里看上去更像一个大游泳池。水池中悬浮着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全尺寸模型,其中包括“曙光”号功能货舱、“码头”号对接舱和小型实验舱等的模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模拟失重状态的水下作业池,池中水温保持在30摄氏度左右。
工作人员按下电钮,训练开始。水下灯光开启,舱段模型缓缓沉入水中,宇航员身着特制的水下“太空服”入水并进入各舱段,开始长达数小时的“太空”作业,各种传感器则记录下宇航员在模拟失重状态下的身体状况。记者从水池内壁上的观测窗望去,蓝色的水体就像浩瀚的太空,宇航员则“飘浮在太空中”紧张地忙碌着。
据了解, 虽然水下训练尚无法完全模拟太空失重的所有特征,但宇航员水下作业的难度要大于太空中,因此在经过无数次水下训练后,宇航员能轻松胜任真正的太空作业。
记者接下来参观了进行过载适应性训练的离心机。据讲解人员介绍,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离心机之一,其圆筒状的巨型旋转臂长达18米、截面直径近2米。训练时,宇航员坐在旋转臂远端的舱内,旋转臂则绕轴心旋转来进行过载训练。据了解,这个旋转臂能以每分钟30多圈的速度旋转,最大可以制造相当于人体重力13倍(13G)的过载,而宇航员们在乘飞船升空和着陆时一般只要承受3G至4G的过载。
此后,记者还参观了俄制宇航服真品、曾在1986年至2001年间遨游太空的俄“和平”号空间站的模拟舱段和“联盟”载人飞船、国际空间站“星辰”号服务舱、“曙光”号功能货舱等航天器和设施的模拟器。这些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宝贝”让各国记者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