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Russian
推荐给朋友 | 联系我们 | 加入收藏

首页   

协会介绍   

俄罗斯油画   

商务项目   

留学咨询   

俄罗斯风情   

中俄贸易   

日常服务   

网站导航   
热门排行
最新排行
推荐排行
新闻标题: 中国需要北极油气资源 北极军备竞赛升级
发布时间: 2011年7月18日 閲读次数:3647 新闻作者:赵嘉麟 新闻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虽然目前都以和平方式解决北极争端,但“全球变暖可能在今后令局面彻底改变,获取资源的诱惑将大大增加”
  俄罗斯政坛“强力派”代表人物、副总理伊万诺夫,7月6日在北极圈内的本国小城纳里扬·马尔说,2012年俄方将向联合国提交具有科学依据的申请,以拓展俄罗斯国位于北极的大陆架边界。为此,俄罗斯自2010年起就已对其位于北极的大陆架进行了考察,近日将启动最新一次考察。
  这番表态为近年越来越“火”的北极局势又浇了一桶油。
  与过去不同的是,在本轮北极之争中,各国纷纷亮出了自己的军事筹码。曾被一家英国机构评为“世界最和平国家”的挪威,甚至将为此打造5艘顶级战舰,用来与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大国在北极对抗。
  北极之争,说到底是资源之争。美国《国际地质学评论》的资料显示,世界近四分之一的未发现油气资源或许就埋藏在北极。《俄罗斯报》曾引述俄国家海洋地质学研究所副所长、俄北极科考负责人波谢洛夫的话说,整个北极海域大陆架上的资源“据估计可达1000亿吨标准煤,可能会更多”。
  当世界各国纷纷把军舰开往北极的时候,中国又该如何作为?
  先下手为强的北极事务
  目前,俄罗斯、挪威、美国、加拿大和丹麦等环北极国家在如何划分北极大陆架方面意见不一。
  俄方希望证明,蕴藏丰富油气和矿产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是其大陆架的一部分。加拿大和丹麦则反对这项主权主张,声称该海岭是其各自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
  俄罗斯2001年曾向联合国提交了对该海岭拥有主权的申请,但文件不久被退回,联合国要求其提供更多证据。俄方随后加紧搜集证据。据《俄罗斯报》报道,2010年俄“费奥多罗夫院士”号考察船在北极地区花费3个月研究海底地形,总共完成了9000公里断面的测量工作。这成为俄罗斯拥有北极部分领土主权的重要证据。
  值得注意的是,俄官方本来表示将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2014年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确认北极大陆架的有关文件。随后这个期限被改为2013年。伊万诺夫的最新声明则意味着,俄方希望比竞争者们抢得先手。
  俄北极科考负责人波谢洛夫说,俄罗斯要求得到北冰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120万平方公里的大陆架,那块区域的石油储藏量预测是45亿吨到60亿吨标准煤。
  另据俄《共青团真理报》报道,2010年10月,俄副总理伊万诺夫在出席第二届北极国际经济论坛时表示,“北极的矿产资源价值超过30万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的财富归俄罗斯所有”。
  俄自然资源部2010年9月宣布,到2039年前,俄打算共投入约3460亿美元用于大陆架开发,其中大部分资金投向北极地区。
  “军备竞赛或将开始”
  俄总理普京6月底表示,俄罗斯打算扩大在北极地区的存在。“我们愿与我们的外国伙伴及所有北极地区的邻国进行对话,不过当然,我们将坚定地继续捍卫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
  俄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随后宣布:为保护本国利益,俄军将向北极派遣两个旅的特训部队,“总参谋部正在研究成立这样两支部队的计划”。他说,俄北方城市摩尔曼斯克或阿尔汉格尔斯克,可能成为新北极部队的基地。
  有意思的是,谢尔久科夫2月曾表示,俄罗斯反对北极军事化,也不认为目前有必要极大增加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
  英国《每日电讯报》也在3月披露说,俄罗斯正在建设特殊的摩托化步兵旅,来保卫北极的油气资源,“部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形成战斗力”。
  报道称,俄军方人士说,俄方已为新组建的步兵旅订购了必要的御寒衣物和装备,并对挪威和芬兰北极部队的运作情况进行了研究。报道还援引俄联邦边防总局副局长多罗欣的话说,“我们不会让任何人觉得可以在北极地区为所欲为”。
  值得一提的是,俄海军总司令维索茨基去年10月在俄政府海洋工作会议上说,俄海军将通过增加新舰只和增设新驻点来提升自身在北极地区的作战能力。
  俄新社援引维索茨基的话说,根据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的《俄联邦海洋政策基本原则》,驻扎在本国极地地区的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常规部队,将逐步新增舰只以提升战斗力。其中包括配备巡航导弹的第四代多用途核潜艇以及其他新式核潜艇和驱逐舰。
  随着国力的恢复,俄罗斯对于北极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2007年该国恢复战略空军在北极上空的飞行,次年恢复该地区海上巡逻。2008年,俄安全会议起草一份文件获得通过,该文件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保障“在北极地区良好的应急机制,包括维持军队必要的战斗力”。
  当然,积极行动起来的不止俄罗斯一家。俄海军总司令维索茨基7月6日说:“最近我们得到证实,北约将北极划定为自己的利益范围。”
  2010年3月,美国在北冰洋高调演习:两艘核潜艇在距阿拉斯加普拉德霍湾以北的一处临时营地进行演练。据路透社报道,数十名海军军官、研究人员、工程师以及科学家和部分来自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军官在此协助。
  临时营地负责人耶恩说,演习旨在确保美国能够继续进入北极。美国海岸警卫队少将科尔文说:“展示美国的存在很重要。”
  另据加拿大《温哥华太阳报》网站报道,加拿大军队今年8月将在北极举行代号为“北极熊行动”的演习。将有1000多名加拿大士兵参演,参演武器装备将包括CF-18战斗机、一架侦察和运输机、一艘战舰等。加拿大国防长麦凯说:“这将是最近时期最大规模的行动。”
  此外,英国《卫报》网站报道称,挪威把该国的主要军事基地迁往北极,还史无前例投入巨资研发新型军事设备,尤其是打造了5艘顶级护卫舰。
  该网站援引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许贝特的话说,“军备竞赛或将开始”、“北极国家实际上在为冲突作准备”。其实,北极军备竞赛已经启动。
  据俄罗斯报纸网报道,北极地缘政治专家伯克曼认为,在当前政治环境下,最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和北约的弹道导弹。“部署在北冰洋地区的战略导弹和其他武器构成的威胁并不比冷战时期少。”
  全球变暖使“获取资源的诱惑”增加
  截至目前,有关北极的争端都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但英国《卫报》援引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斯塔夫里迪斯的话说,“全球变暖可能在今后令局面彻底改变,获取资源的诱惑将大大增加”。
  美国研究人员预计,最早到2030年,全球变暖可能让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因此更容易通航和勘探资源。而航道之争也是北极之争的主要内容之一。
  俄《导报》报道称,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2008年初,北极永久冰冻面积几乎减少了一半。北部高纬地带经济活动的难度近期将减弱。这使得北方海上航道通航的前景更值得期待。从鹿特丹到横滨经北方航道的线路长13600公里,比穿越苏伊士运河短三分之一。
  路透社援引海军科学家的预测说,北极从本世纪30年代中期的夏季开始将有1个月的无冰期,在本世纪中期左右将有2至3个月的无冰期。更少的冰意味着俄罗斯和阿拉斯加之间56英里宽的白令海峡有一天可能会媲美波斯湾及其他海洋航路。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今年5月报道称,美国和加拿大外交官已经重新开始就加拿大北极地区航线的航行权展开争执。这条航线可以缩短航行时间,节约长途油轮的航运成本。
  在反信息封锁网站维基解密公布的外交电报中,美国外交官之间的信件往来显示,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北方国家一直在蠢蠢欲动,以确保得到航线使用权以及获取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蕴藏的便利。
  目前,人们所指的北极航道主要包括“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
  东北航道之争主要发生在俄、美、欧盟等国之间:俄罗斯坚持对北极东北航道的控制,而欧盟和美国以及日本则提出在个别航段享有无害通过权和自由通行权。西北航道之争主要发生在美加之间:加拿大主张西北航道属于加拿大内水,而美国则坚持西北航道属于国际通道。
  “北极政府”呼之欲出
  在围绕北极的争夺中,各国除了举行军演、部署部队等“展示肌肉”的举动之外,还尽显灵活务实的外交手段。
  其中一个例证就是,今年6月,俄罗斯和挪威首次交换了巴伦支海和北冰洋划界及合作条约的批准文件。根据该条约,两国争议地区86万平方公里水域归俄罗斯,51万平方公里归挪威。条约还允许两国在17.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北极大陆架开发油气田。《俄罗斯报》称,两国外长都证实:放弃此前确定的石油天然气开发禁令的时机已经到来。
  而多数环北极国家也意识到,与其无休止地争吵,不如抓紧机会制定游戏规则。
  北极理事会今年5月举行了外长会议,会议通过了一份规定理事会观察员权限和义务的文件。俄外长拉夫罗夫对媒体说:“我们通过的文件中特别写明,极地国家---也就是北极理事会的8个成员国---对这里的事务拥有特权。”
  北极理事会1996年9月成立,其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促进该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持续发展。其成员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冰岛、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
  俄《生意人报》称,极地俱乐部的入会标准和观察员义务是相当苛刻的,比如必须承认北极沿岸国家在北极地区拥有主权,而其权利则相当有限。它们只能为理事会各工作组的活动提出建议,提供科研、资金方面的支持。
  《生意人报》预计,将来北极理事会的建议会逐步拥有更大的效力。理事会将在挪威设立一个常设秘书处。上述决定实际是要将北极理事会变成一个决定该地区命运的“北极政府”。
  目前,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波兰和西班牙等。中国、意大利和韩国是临时观察员。法国《世界报》称,中国要求像法国等六个国家一样成为北极理事会的常驻观察员。
  据共同社报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曾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了北极可能变成中国地缘政治利益区的假设。它的理由是: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外贸,这迫使其寻找缩短运输路线的办法。如果关于夏天可以快速通过北极的预言得到证实,那么中国不会放弃这个新的机会。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援引俄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主席西蒙诺夫的话说,中国对经过俄罗斯北极沿岸的北极航道特别感兴趣,使用这条航道可以把货物从中国运到欧洲。但俄罗斯一直认为北极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想让更多国家参与。
  西蒙诺夫说:“不仅仅俄罗斯这样想,我认为环北冰洋的加拿大、美国、挪威和丹麦也都持这种立场。这些国家认为,北极的利益应该在它们之间分配。但中国等国当然希望在北极事务方面拥有更多发言权,因此同中国发生争吵将是不可避免的。”
  另据俄《观点报》去年10月报道,俄海军总司令维索茨基说,一些未加入北极理事会的国家开始密集地向北极渗透,并通过各种手段确立自己的利益。这其中包括与挪威签署了开发北极区协议的中国。他说:“我们了解中国现在的经济和基础设施情况。它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而俄副总理伊万诺夫7月6日表示,中国可能在2013年获得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地位。他说,北极理事会决定在2013年研究有关新成员加入或授予其他国家观察员地位的问题,主要条件在于尊重北极国家的领土权利和主权。“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可以在接受这些条件后得到观察员地位。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伊万诺夫说。
      中国离北极有多远
  一旦同意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主权要求,北冰洋的国际海底将缩小为现在的九分之一左右,即从288万平方公里缩小到34万平方公里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钱亚平 | 上海报道
  “时五月二十四日,夜半十一时,泊舟登山,十二时至顶,如日正午。顶有亭,饮三边酒,视日稍低如暮,旋即上升,实不夜也,光景奇绝。”1908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那岌岛,即今天挪威的埃季岛,记录下了特殊的极昼景象。
  这首题为《携同璧(其女儿)游挪威北冰洋那岌岛颠,夜半观日将下没而忽升》的长诗,成为中国人到达北极的最早记录。
  100多年过去了,康有为笔下“万载寒冰冷我躯”的北极,因为全球变暖和冰川逐渐消融,其经济和战略地位逐渐显现,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热土”。
  不过迄今,中国尚没有针对北极的政策和战略。“中国对北极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有待加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张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北极对中国的影响超过普通人想象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除了北极熊和爱斯基摩人,北极也许仅仅只是一幅冰天雪地的混沌画面。然而,随着北极冰川的快速消融,原本一度被人所遗忘的北极地区又开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并非北冰洋沿岸国家,但北极却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始作俑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北极的气候系统影响着中国大部分经济区域的旱涝风霜和季节交替。如1957至2001年的45年间,冬季北极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北部、白令海峡等海区海冰普遍减少,鄂霍次克海冰增多,极地气压降低,北极涛动趋于增强,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则趋于升高。
  全球变暖带来的北极冰雪消融,如果使得北冰洋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名不副实的“无冰之洋”,这将影响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全球海平面只要上升1米,中国沿海地区就将成为泽国。”张侠说。
  更重要的是,北极冰盖的最终消融,将产生新航线,“如果走北冰洋的东北航道,从上海出发到德国汉堡,将缩短约45%的航程。”张侠说,这对九成国际贸易依赖海运的中国来说意义非凡。
  尤其是近年来,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线海盗猖獗,安全系数低,而且拥塞现象严重,航运成本十分高;北极航线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与苏伊士运河相比,其通行船舶也不受吨位限制。
  实际上,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航道由于冰层融化在2007年夏季已经开始通航。
  美国地质勘探局2008年公布的评估报告则称,北极地区拥有近1000亿桶原油储量,天然气储藏超过47万亿立方米。
  作为资源消耗大国,中国必然需要利用北极的天然资源。大连海事大学北极海事研究中心专家李振福认为,中国虽然“不靠北极,但也要争取北极的权利”,因为北极是“全人类的北极”。
  中国开展北极活动有法理依据
  多年来,中国对北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科考领域,对航道、资源等的参与明显不足。“对北极权益问题加以高度关注源于2007年,”张侠说,这一年8月,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在北极点的北冰洋底插上了钛合金国旗,致使北极海域国家之间的“明争暗斗”瞬间进入了全世界的视线。此时,中国才开始关注北极航道、资源、地缘政治等问题,有关北极的一些科研机构开始建立起来。
  作为非北极国家,也非北极理事会的永久观察员,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相对处于劣势。但中国与北极的渊源其实可以追溯到1925年。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等 18 个国家签订了《斯瓦尔巴德条约》。5年后,中国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成员国之一。
  该条约是迄今为止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具有国际性、政府间非军事条约。条约规定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中国与其他缔约国一样,其公民可以自由进入和逗留,只要不与挪威法律相抵触,就可以在这里从事生产、商业、科考等一切活动。
  然而这一条约此后一直都没有引起中国的重视。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才意识到它可以成为中国开展北极活动的法理依据之一。
  1991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的邀请,乘挪威极地研究所的“南森”号科学考察船,参加了由挪威、苏联、中国和冰岛四国科学家组成的斯瓦尔巴德群岛邻近海域的北极综合科学考察。
  也是在这次考察中,高登义把《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原文版带回了国内,并开始向有关部门游说,宣传我国是《斯瓦尔巴德条约》的成员国。
  当时中国对北极仍很陌生。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进行南极考察,但“对北极的关注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张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科学考察敲开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大门。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北极科学考察的前期准备工作,1996年,我国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1998年,一个由专家和船长组成的中国代表团搭乘俄罗斯的破冰船赴北极考察,揭开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新纪元。
  1999年7月1日,中国派出首支北极科学考察队,至今已总共发起了4次北极考察活动,并建立了黄河站。“主要以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为平台,集中在北冰洋东部,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等北冰洋区域进行海洋科考。”张侠说,中国的北极研究活动仍主要关注于冰川融化给气候和环境带来的后果。
  装备一直是制约中国北极科考的主要因素。“我们目前只有一艘‘雪龙号’破冰船,同时需要执行南北极科考的任务,四五年才能去一趟北极。”张侠说,虽然一些外媒认为中国科考船在北极也进行了资源勘探,其实“‘雪龙号’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目前,中国正希望在气候领域之外,在北极执行一些环境勘探方面的任务。但如果不能实现硬件上的突破,中国也没有可能实施更为有效的工作。
  尽管2009年中国就宣布将建造一艘破冰船,并计划于2013年在地球南北两极的科学考察中与“雪龙号”“协同作战”。但截至到目前,该破冰船仍未开工。
  北极棋盘上的后来者
  由于种种因素,中国对北极事务的参与度还很低,在众多北极国际机构中也只参加了北极理事会、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等少数几个。对北极问题的研究也才起步,在北极论坛和相关国际会议上很少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在北极棋盘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占据一席之地。除了北极国家外,一些非北极国家如日本、韩国纷纷新建了极地考察破冰船,印度紧随中国在北极建立了考察站。此外,欧盟、印度、日本、韩国等均要求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以期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北极事务。
  随着各国围绕北极的争夺趋于白热化,环北极国家也提高了政治要价。表面上,“北极国家”均声称欢迎国际合作,但事实上,它们都想把其他国家拒之门外。
  8个“北极国家”之间虽然仍存在领土边界分歧,但在对待“非北极国家”时,他们却表现出了罕见的“同仇敌忾”,这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七届北极理事会外长级会议上特别明显。
  北极理事会成立于1996年,从2007年开始,中国一直是北极理事会的临时观察员,但到现在仍没有能够获准加入。
  这次北极理事会会议明确规定了观察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获得观察员地位的程序。然而,想成为观察员的国家必须首先承认理事会成员国对北极地区拥有主权,观察员的权利也限制在只能参与科学研究或是某些项目的财政资助等。
  此外,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决定到2013年才审议关于增加观察员国的问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程保志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些规定意味着“北极理事会成员国们提高了政治价码,以阻止非北极国家插手北极”。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专家郭培清指出,一旦同意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主权要求,北冰洋的国际海底将缩小为现在的九分之一左右,即从288 万平方公里缩小到34万平方公里,严重侵犯了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公共资源。
  张侠也认为,北极理事会的这一“主权标准”实际上是彻底将中国等非北极国家排除在了“永久观察员”的门外。但他同时指出,北极理事会并非是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唯一途径,“大多数国家被排除在北极理事会外,反而会降低北极理事会的作用,使之难以成为磋商北极事务的主要机构。”
  中国的北极战略
  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明确的北极战略。但在一些北极国家看来,中国的低调似乎是在运筹帷幄。
  2010年2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中国和全球安全项目主任琳达·雅各布森撰写的一份报告,把中国卷入了北冰洋争夺的战场。
  在这份题为《中国走向无冰的北极》的报告中,雅各布森认为“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北极日程。”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张侠否认了这一观点,“中国还没有针对北极的政策和战略。”即使是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极地研究机构之一,他们的战略研究室两年前才开始筹建,去年正式建立。
  对此持相似观点的专家不在少数,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陈玉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目前仍在“静观其变”。雅各布森也承认,中国尚未研究无冰北极的经济和安全意义,因为它“担心采取积极姿态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这是由中国的规模和其作为新兴全球大国的地位所致”。
  虽然没有明确的北极战略,但不少专家指出,中国在北极事务上更适合走“曲线路径”。陈玉刚认为,中国是《海洋法公约》、国际海事组织等的成员,可以通过发挥在这些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参与国际制度、规则的制定,从而引导北极问题向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
  张侠也表示,在参与北极事务上,中国需要同时开展多边和双边外交,“尤其是北极地区的一些原住民,在北极事务中其实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中国应加强与这些地区的合作。”
  其他非北极国家参与北极开发的一些经验更值得中国借鉴。“如韩国就已经得到了不少造船的订单,”此外,韩国还通过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北极地区油气田的股份,为开发北极圈准备了跳板。
  客观上,北极地区的发展需要中国的参与,北极地区只有30多个行政区,1000多万人口,远落后于北极国家的其他地区。北极地区要发展,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他们非常需要中国的劳务、资金等参与建设。”张侠说。
  郭培清也认同这一观点,“北极国家非常关注中国的态度,很希望了解中国的北极利益诉求。”2008年“北极地区议员会议”召开之前,美国等国主动邀请中方派员与会。的确,也有一些北冰洋国家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今年1月,挪威外交大臣斯特勒在挪威举行的“北极边境”会议上表示,北极国家需要找到合适的途径与中国对话、合作。
  “北极事务不是地区事务,而是国际事务。”程保志说,在北极事务的处理上,中国既要尊重北冰洋沿岸各国合理的权利诉求,也要维护自身在北极的权益。
  而在愈演愈烈的纷争之下,2012年中国可能开始第五次北极科考。
  中国北极事务大事记
  1925年,段祺瑞临时政府签署了《斯瓦尔巴德条约》。根据这一条约,签字国公民均有权利自由出入北极圈内的斯瓦尔巴德群岛。这是中国正式以官方形式与北极发生联系。
  1951年,武汉测绘学院高时浏到达地球北磁极,从事地磁测量工作,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中国科技工作者。
  1958年,新华社记者李楠从莫斯科出发,先后在苏联北极第7号浮冰站和北极点着陆,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此后20多年间,中国人几乎都与北极无缘。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后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北极考察研究,进入北极的中国人逐年增多。
  1990年,美国、加拿大、苏联、丹麦、冰岛、挪威、瑞典和芬兰八个环北极国家发起签署一项条约,决定成立非政府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中国于1996年加入该组织,成为第16个成员国。
  1995年3月30日至5月11日,中国首次以民间集资方式对北极进行考察。25名科学家、记者等从加拿大进入北极地区并由冰面徒步抵达北极点,沿途进行了海洋、冰雪、大气、环境等多学科的考察。
  1999年7月至9月,中国政府组织了对北极地区的首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极地考察船“雪龙号”搭载124名考察队员首航北极,历时71天,航行14180海里,最北到达北纬75度30分,对北极海洋、大气、生物、地质、渔业和生态环境等进行了综合考察。
  2003年7月,中国政府组织了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雪龙号”搭载109名队员,破冰挺进北纬80度,全程历时74天,开展了海洋、大气、海冰和生化等多学科的综合考察。此次考察中,首次成功布放了两枚极区卫星跟踪浮标,中国自主研制的遥控式水下机器人也首次下水实验,深化了对北极海洋、海冰与大气相互作用的研究。
  2004年7月28日,中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落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从此结束了中国在北极没有科考站的历史。
  2008年7月11日至9月24日,122名科考队员搭乘“雪龙号”,累计航行12000海里,进行了中国对北极地区的第三次科考。本次考察共完成132个海洋学调查站位、1个长期和8个短期冰面观测站位。
  2010年7月7日至9月20日,中国对北极地区进行了第四次科考,最北到达北纬88度26分。这次科考队由121位队员组成,其中包括美国、法国、芬兰、爱沙尼亚和我国台湾地区的6名科学家。本次科考主要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北极海洋生态系统对海冰快速变化的响应,并首次把海洋综合考察和对北极海冰的考察延伸到了北极点。
 国际上的形势也逼着你必须重视这些领域和空间的研究和开发
  从两极、深海、深层地层到月球,那些目前看起来还无法给人类带来直接利益的空间,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争夺。中国对于这些区域的探索水平如何,又应以何种态度应对?《瞭望东方周刊》就此问题采访了相应领域的多位中科院院士。
  他们分别是:汪品先,海洋地质学家,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曾主持在南海中国海区的首次国际大洋深海科学钻探。汪品先近年来重点进行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强调地球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目前是一项相关领域“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同时担任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的学科带头人。
  秦大河,地理学家,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他长期从事冰川和极地研究,多次组织南、北极和亚洲腹地及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并在1989年徒步横穿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刘振兴,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他提出的“地球双星计划”是由两颗卫星运行于目前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地球双星计划”与欧洲“星簇计划2”的4颗卫星联合探测,这是中国第一次以自有空间探测项目同发达国家进行高层次、实质性的对等合作。
  这些未开发空间的权威研究者们认为,中国应该更多和平地参与这些领域的开发和研究,不仅要做空间、深海等领域的大国,同时也应该做这些领域的强国,在国际上掌握更强的话语权。毕竟,它们对全体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发展、循环都有着无法预知的影响。
  对于今日中国而言,资金已不应该成为约束这些探索的原因。而对于未开发空间的态度,考验着一个国家的远见。
  中国水平仍属落后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深海、北极、太空等未开发空间,中国目前的研究情况如何?
  汪品先:从科学的角度,我国以前对海洋的了解很少,对深海海底了解更少。现在慢慢意识到深海海底资源的重要性,特别是深海海底对整个地球环境的影响都特别重要。日本新近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稀土资源,储量比陆地还多,这样就可以避开对我国稀土资源的依赖。我国早就提出要在深海海底寻找锰结核,但到现在都没开始操作。
  更重要的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类发现地球上有30%的生物是在海洋底下的,它们就生活在海底的石头和泥巴里,不靠光合作用,不靠太阳的照耀,虽然速度很慢,但都参加地球的碳循环。这些我们之前都没有了解,最近国家正在想办法去进行操作。
  刘振兴:1997年,我们提出来的“双星”计划就很有影响,得到国际空间界的关注和响应,欧空局也提出与中国双星计划合作。
  国务院正式批准“双星”探测计划后,中国国家航天局和欧空局在巴黎欧空局本部签署双星计划的合作协议。中国“双星”计划与欧空局的“星簇卫星”配合,第一次形成地球空间的“六点探测”。“双星”计划的赤道区卫星已于2003年成功发射,极区卫星也在第二年发射成功。这个计划对我国空间物理研究和空间天气的预报都有很大的意义。
  秦大河: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南极建了科考站,也组织过一些针对南极的科学考察活动。但从资源利用角度来讲,现在如果说哪些可以利用了还为时尚早。
  《瞭望东方周刊》:一些国家在这些未开发空间的研究上投入大巨大的资金,目的何在?
  汪品先: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比如以前一桶石油几美元,花费大量资金到深海去采石油肯定不划算。但现在石油价格涨到了100多美元一桶,这个价格到海底去开采当然划算了。现在国际上对海洋岛屿的争夺,根本上是对海底的争夺。按照《国际海洋公约》,岛屿周围200海里是专属经济区,所以,吵来吵去就是为了争夺海底资源。
  海底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很多影响,比如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发现了海底冒出气体,跟所谓的可燃冰有一定关系。除了资源方面,海底的压力以及温度会发生变化。在地质历史上就有海底气体大量排放出来的证据,结果对地球温度造成一定影响。
  我们所接触的地球,里面往外排放出来的气体有多少我们还不太知道。比如其中包含的甲烷气体,如果利用得好就是非常有价值的燃料。但如果利用不好,就很可能产生灾害。
  地球里面的碳比地球表面上要多得多,但这些碳的具体作用,我们还不太知道。这些碳跟人类的关系我也不太知道。到地幔里面,这些碳就变成了金刚石,如果能利用起来,那就太好了。
  秦大河:南极有巨大的冰盖,有丰富的资源,有多种生物。在冰盖里面,有大量古代的环境环境以及气候记录。比如现在就知道一些十几万年以前的环境和气候情况,但更长时间的状况就不是很清楚。从全球的气候变化也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全球变暖、海平面的变化,还有生物多样性的变化,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全世界的生态环境。
  刘振兴:空间科学方面,我们国家正在不断发展,这个也是民众喜欢看到的。最基础的,比如说天气预报,也会影响到每一个民众的生活。比如航天事业,必定会对未来带来巨大影响。
  探索存在体制障碍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进行未开发空间的研究和探索,阻力或者说障碍主要在哪里?
  秦大河:从南极科考的管理方面来讲,海洋局目前在进行直接管理。坦率说,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更多的是参加国际上组织的南极科考活动。当然,国内相关部门组织的活动,我也参加了一些。在中国归部门管辖,里面就有很严重的体制弊端。比如我们建立了南极科考站,但科学研究显然不仅仅是建立科考站就能解决的问题。过去这些年,我们国家为此也花掉很多的钱,但却没有拿出一个一流的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科学研究计划。
  汪品先:过去我国因为太穷,就没有进行深海海底的探测和研究。这个跟航天一样,是穷了玩不起来的一门高技术。另外,黄河流域产生的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对深海没什么兴趣,所以在意识方面,我们国家也不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和研究。现在经济好了,领导们也意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原来我们一直认为自己是陆地大国,比如世纪坛上,就有领土有多少,但对海洋却没有什么概念。
  原来我国对海洋的研究实际上是海洋的海面概念,仅限于捕鱼和航运,都在海面上进行。从来没有海底研究的基础,所以与西方差距大。海洋平均深度达到3800米,我们的海底技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更多的是从民用角度在找海底资源。现在从经济角度讲,海底令人关注的还是石油。
  必须更多参与相关事务
  《瞭望东方周刊》:与西方相比差距怎么样?
  汪品先:中国原来没有资格去做,没有技术,没有手段,但现在我们正在推进。我们不仅是一个海洋大国,还要做一个海洋强国,希望国家能像重视太空那样重视深海海洋研究,早日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海洋探索水平。中国这几年很难得地对海底开发给予了很大关注。
  日本地震之后,计划在东太平洋地区的海底建立相应海底光缆,将仪器放到海底。这样,板块有动静就会提前知道,可以从海底观测地震以及海啸等情况。与西方相比,我国在海上的技术比较落后,技术差距非常大,国家也在推动这个事,希望国家能下决心,花十年时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比如我们和邻国日本的差距就很大,日本就是海洋立国。
  刘振兴:和西方相比,我国只是空间大国,但不是空间强国。我们的目标就是从空间大国迅速发展成空间强国,就可以和国外比了。
  秦大河:建立科考站显然不能解决科研的问题。现在,南极是一个国际上的科学竞技场,是各个发达国家展示自己科研实力的舞台,但目前我国在其中却没有多少发言权。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对未开发空间的探索应报以怎么样的期待?
  汪品先:中国应该更多参与未开发领域的事务。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海洋领域特别是深海领域的重要性。当然,国际上的形势也逼着你必须重视这些领域和空间的研究和开发。我国正在做一些工作,其中很可能要在海底建立观测网。我们已经开始着手进行相关实验。估计将来不久可能会为此立项。就在这几天,我国由“向阳红09”所带的“蛟龙号”已经开到太平洋进行实验,载人深潜器有望下潜到5000米深的海底,冲击新纪录。
  秦大河:现在国际上南极科考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比如南极的气候、环境、矿产资源等。但中国人参加得不多。希望中国有更多自己的相关科考活动,能够更多用合适的专家进行研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讲,作为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我国还是应该为南极的科考和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刘振兴: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进行深空探测。两次月球探测活动的圆满成功使我国突破地球外天体环绕探测关键技术,研制了探测器、深空测控网、运载火箭等一系列功能单元,也建立了配套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为后续任务和深空探测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这只能说中国已进入世界深空探测大国行列,但还算不上深空探测的强国。如果将来我们能做一些其他国家没有做过的深空探测项目,才能有资格说我们进入了深空探测强国的行列。
责任编辑:wendy
[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论坛讨论]
当前评分:0
Bad  1 2 3 4 5  Good
..........................................................................................................................................................................................................................................................
协会介绍 | 俄罗斯油画 | 商务项目 | 留学咨询 | 俄罗斯风情 | 贸易信息 | 日常服务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2004 俄罗斯圣彼得堡华人协会 版权所有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塔林街7栋A座6H 102622
电话:+86 13439175060 ,+86 1057782670,+7 9161052484 电话/传真:+86(10)57782670
电子邮件: trade@china-russia.org , caspw@139.com

京ICP备05021730 , 京公网安备 110115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