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住房问题是很多俄罗斯人的心病。近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度重挫的俄罗斯主要城市房价强劲反弹。为解决日益突出的高房价问题,俄罗斯政府加大了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房建设,而青年家庭则成为了优先保障对象之一。
高企房价成公众心病
据俄罗斯房地产网站披露的数据,今年9月,首都莫斯科市二手房均价为每平方米6500美元,而高端新房均价则高达每平方米2.34万美元。专家预测,今年俄罗斯房价涨幅为15%至20%。
对买不起房的莫斯科人来说,租房价格同样不菲。据房地产公司数据显示,莫斯科非中心地区普通一居室住宅的平均月租金为900—1000美元,中心城区最普通的一居室住宅平均月租金也要1100—1200美元,而莫斯科人的月平均工资约为1800美元。
提起莫斯科的住房,记者的朋友哈里里觉得自己还算幸运。他家四口人拥有一套100平方米的三居室。这套房子是苏联时期哈里里分得的公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住房私有化,哈里里花了几万美元买下这套房子。哈里里说,多亏自己下手早,否则现在根本买不起房。在媒体工作的亚历山大告诉记者,他的大女儿因为在莫斯科买不起房,只好移民到乌克兰基辅,和姥姥姥爷一起生活。
青年家庭是关注重点
人口负增长一直是俄罗斯的社会问题,高企的房价无疑是年青人成家生子的最大障碍。早在几年前,俄罗斯政府就推出了“保障青年家庭住房”计划,重点帮助年龄在30岁以下、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2平方米的青年已婚者改善住房条件。根据该计划,青年家庭可以获得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的住房补贴,用于支付贷款首付、偿还贷款或自建住房等。
这一计划对保障方式和范围做了详细规定。对没有孩子的青年家庭,政府补贴不低于房价的35%。在孩子出生后,青年家庭可以获得不少于5%的额外补助,用于偿还贷款或债务等。针对有孩子的家庭,政府补贴不低于房价的40%。
为鼓励青年家庭生育,孩子越多的家庭获得的补贴也越多。以巴什基尔共和国为例,生育第一个孩子时,青年家庭可获得价值8平方米住房的补贴;生育第二个孩子时,可获得价值12平方米住房的补贴。
在莫斯科市居民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指点下,记者在莫斯科东南区柳布里诺地铁站附近找到一幢青年家庭保障房。这幢外观气派现代的大楼有17层、6个单元,共400户。刚巧接孩子放学回家的住户科斯佳告诉记者,他是7年前与妻子搬进新居的,他们的邻居都是符合政策的已婚年青人。
科斯佳说,他们这幢楼与周围的商品房是同期建成的,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质量都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价格远低于商品房。科斯佳住的两居室套内面积53平方米。购房时,政府补贴了40%,剩余的60%房款共2万多美元,可贷款5年还清。一年之后,科斯佳家新添了女儿娜斯佳,政府又减免了他们1万美元的房费,他实际只花了1万多美元。而现在,这套房子少说也值20多万美元。如今,他家每月的水电气暖和物业费总共不到100美元。
今年31岁的科斯佳是个厨师,妻子是银行职员。科斯佳说,能够购买廉价保障房,除了因为夫妻二人符合保障政策外,也得益于登记得早。科斯佳的岳父岳母早在1977年就排队登记了。苏联解体后,原有的登记时间依然算数,并且子女可以享受。他们有幸成为莫斯科最早的保障房住户之一。现在获得保障房的青年的登记时间约为1989年至1990年。“通常排队的时间越长,购买保障房时优惠的幅度也越大。”他对记者介绍。
四大难题困扰保障计划
“保障青年家庭住房”计划无疑对青年家庭改善住房条件起到了推动作用,据了解,该计划实施以来,俄罗斯全国共有22.4万户青年家庭喜迁新居。
莫斯科市的“青年家庭获得住房制度”已进入实施的第三轮。在2006年至2008年的第二轮中,共建造70万平方米的保障房,1万多户青年家庭得到安置。在2009年至2015年的第三轮中,计划建成211万平方米住房,解决3.8万户青年家庭住房问题。
但是,这一计划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申请获得政府补贴的青年家庭需经历漫长的等待。在巴什基尔共和国,排队申请政府补贴的青年家庭有1.4万户,而这些年已获得政府补贴的青年家庭仅有1000户。
其次,申请获得政府补贴的门槛较高。根据计划,政府补贴只提供给拥有较高稳定收入、具备偿还能力的青年夫妇。这就将许多低收入青年家庭排除在计划之外。
第三,即使获得政府补贴,青年家庭支付剩余的60%房款也有困难。特别是在当前银行普遍收紧住房贷款的情况下,青年人申请贷款难度加大。
第四,政府保障房建设存在拖延工期、完不成任务等问题。据媒体披露,今年莫斯科市政府保障房建设只能完成计划的85%。正因为上述原因,俄罗斯申请住房补贴的青年家庭数量已呈现减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