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震惊世界,而传统的儒家文化是推动这个超级强国崛起的背后动力。
星岛日报报导,多伦多大学的安省教育学院教授许美德(Ruth Hayhoe)说,西方社会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耳熟能详,但提到李秉德、顾明远、鲁洁和叶兰,在中国以外就鲜为人知晓,但这些在1980年代恢复学位之后的首批教育家,重新绘制的高等教育蓝图,影响着邓小平以来的改革开放。
与中国文化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许美德说,儒家文化深深影响她。不过一般介绍儒家的著作,绝大部份只是汉学家和研究儒家的学者阅读。
她今年8月出版的新书“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教育家群像”(Portraits of Influential Chinese Educators),希望以活人作例子,透过故事的形式描绘这些学者一生的经验、家庭出生,个人发展和愿望,启发西方教育家对中国儒学思想的兴趣。
她认为,五四运动以来一直至文化大革命都否定儒学,有部分的道理,因为中国历代皇朝都利用它统治百姓,但儒学是非常广泛的哲学。尽管曾经出现文化断层,当代的中国教育家即使不谈儒学,也实际上展现出儒者的风骨。因此,书本的第一章,就叙述历史至19世纪的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然后才是11位教育家的介绍。
她很推崇已故北大校长蔡元培,认为他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奠下基石,只可惜他早已逝世,因而不能列入本书之内。
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是一名科学家。她的父亲在191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取得物理博士学位。但许美德察觉到无论是父女在家庭间的关系,又或是谢校长的待人接物和作育英才,都隐现出中国文化的道德精神。
她说,儒家思想是非常开放,具包容性,对佛、道和其他不同的事物都能兼收并蓄,融合变成有生命力的文化;11位教育家的事业发展都不一样,可见儒学并不狭窄。
自从接触中国文化之初,许美德就深信中国文化以及教育哲学,可以为世界作出贡献,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中西教育的桥梁。
她认为中国文化则有放射性。中国的大学继承古代学者的风范,并不像西方的学者只是专心埋首于学术的象牙塔,而是关心民生,积极利益社会。她相信中国的大学将对世界发挥相当的影响力。
这本书将由香港大学比较教育中心和荷兰的Springer分别发行平装版和精装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极力争取发行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