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在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心目中,芭蕾舞就等于《天鹅湖》,这种观念几十年来没有改变.虽然芭蕾诞生于西欧,但中国人真正了解它却得益于苏联。
开门纳客:紧身服装和肢体接触
1954年11月,中国为迎接十月革命节的到来,邀请了莫斯科大剧院的六台不同节目在北京天桥剧场等场地演出。这是芭蕾第一次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
有趣的是,由于这门艺术本身的感染力,加上苏联“老大哥”代言,以及中方上层的推动,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对演员的紧身服装和男女肢体接触这些有违中国传统的内容产生抵触情绪。
在那次演出中,苏联芭蕾女皇乌兰诺娃作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主角来到中国。在柴科夫斯基作曲的经典音乐下,她美伦美奂的演绎使中国人从此与苏联芭蕾,特别是《天鹅湖》这一剧目,结下不解之缘。
同年,中国文化部聘请前苏联的芭蕾专家,执教国内第一个舞蹈教员训练班(学员以半年的时间,奇迹般地完成了苏联舞蹈学校1~6年级的教学大纲,全部合格通过严格的考试),并以此为基础,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个专业剧场舞蹈家的摇篮——北京舞蹈学校,并全盘接受苏联芭蕾教育的模式。
随后,苏联专家古谢夫(乌兰诺娃舞伴)开始指导中国首批芭蕾舞演员们排练大型舞剧,而被选中的剧目正是《天鹅湖》。
台上台下:就为这32圈
其中,后来成为中国芭蕾大师的白淑湘,扮演了白、黑天鹅两个角色。
《天鹅湖》中最著名的高难动作是黑天鹅的32圈。它要求演员用一条“主力腿”在原地用脚尖脚掌起落,另一条“动力腿”甩动,身体作360度的旋转,而且要连续旋转32圈。
为了达到在原地旋转不移动位置,白淑湘用四把椅子把自己围起来,多少次摔倒了爬起来再练,腿不知被椅子碰伤多少处。为了舞台上的32圈,白淑湘在台下练习一口气转70多圈。为此,她的脚指甲不知磨掉了多少次,每次练完,舞鞋里都沾满了血。这股超常的韧劲,令18岁的她最终在1958年6月30日天桥剧场的首演获得成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称赞和苏联专家的肯定,也更加深了中国观众对于这出苏联芭蕾舞剧的印象。
谈到苏联芭蕾对中国的影响时,分析人士也指出,前者的训练套路、戏剧至上和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大气磅礴的演出规模、国家包办的舞团体制、对称平衡和高度统一的审美理想,为中国民族舞蹈重返世界民族艺术之林找到一条捷径。
此后,苏联戏剧芭蕾以文学为本的创作方法,在中国各地一统天下近30年之久,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美、英、法、意等西方流派进入后才告一段落。但苏联芭蕾和受其影响的中国芭蕾,一直是中国观众的主要选择。其中,情节浪漫易懂、舞台设计精致的《天鹅湖》自然成为对观众最有号召力的剧目,并被作“足间艺术”的代名词。不少北京观众甚至只认《天鹅湖》,一心期待着黑天鹅的32圈,并片面地把演员是否能完成这个动作作为评判整个舞剧成功与否。
“偏食”《天鹅湖》
2003年初,中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的芭蕾舞团体曾在北京舞台上掀起“天鹅湖大战”,有的剧场为满足观众需要,还安排了加演。同年9月底至10月初,此间重现“天鹅排队起飞”的场面。由于对《天鹅湖》偏爱的传承,观众中扶老携幼前来观看的并不罕见。相比之下,其他芭蕾舞剧则没这么幸运。
对于中国观众偏爱《天鹅湖》的现状,从小接受俄罗斯文化熏陶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心主任李英男(李立三之女)表示,这从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整体芭蕾艺术了解太少,媒介对其他作品的普及力度不够,以及演出公司的考虑单一。
观众想看《天鹅湖》,商家就只卖《天鹅湖》,一些评论认为,“长此以往,必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生生造就中国芭蕾观众的‘认同怪圈’”。
为了改变中国观众“偏食”的习惯,一些文化公司采用《天鹅湖》捆绑新剧目的方式。北京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玲表示,随着中国人对于西方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除《天鹅湖》以外的其他优秀剧目也会逐渐得到欢迎。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初始于苏联芭蕾体系的中国教学方法已经糅合了显著的本国训练特色,中国芭蕾的教学体系也将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