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每年7月都是大批留学人才学成归国的时期,于是各种有关“海归”的消息近日开始频频传出。据了解,在前不久举办的“2006年上海海外留学人才专场招聘会” 上,参加招聘的3000多名“海归”中,既有刚刚学成归来的小“海归”,也有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国学习、在海外工作多年的老“海归”。然而面对大多数招聘单位提出的“工作经验”这一要求,老“海归”们则收获颇丰。
刚在英国取得国际银行和金融专业硕士学位的王小姐表示,自己大学本科一毕业就出国深造,至今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现在求职的感觉并不比当年更有优势。尤其是外企,只对有一定海外工作、实习经验的‘海归’感兴趣,像我这样从海外直接学成回国的,已经很难迈进外企门槛。”对此,某招聘单位的相关人员解释道,如果企业要招聘“海归”,看重的一定是他能否带来国外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10年以上老“海归”含金量高
那么,相较于小“海归”,老“海归”们究竟强在哪些方面呢?作为老“海归”的一员,易睿科技有限公司美国部总裁陈海雷告诉记者,就他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有三点:
首先,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的留学生都是学习优秀的“尖子生”,由国家送去美、英等国培养,学习都非常刻苦,毕业后大多又能在所在国工作,对西方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理解。可以说,留学时间10年以上的“海归”含金量最高。现在的小“海归”有很多是因为国内高考失败才被迫出国,自己没有明确的目的。许多国家入学条件宽松,文凭含金量低,很难让留学生们掌握真才实学。有的留学生回国后甚至连基本的英语会话都还成问题。
其次,现在出国留学的学生虽然涉及的专业领域更广,管理类、经济类等占到60%以上,且多是目前国内紧缺急需的专业,但由于管理类、经济类等属于非技术性行业,比如消费品、市场和人力资源……小“海归”们在国外所学的理论往往跟国内环境“脱节”,使得他们的竞争力大大降低。而10年前出国留学的老“海归”所学专业多集中在高科技行业,有“手艺”到哪儿都有饭吃。
最后,老“海归”大多经历丰富,对社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价值。他们刚出国时的经济情况一般都不好,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养活自己,因此愿意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即使是去扫地也会扫得很用心。而如今的小“海归”们家里经济条件一般都不错,对自己期望值偏高,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
老“海归”多数干得挺不错
在美国学习、工作十几年的陈海雷此次回国创业,经常参加各种“海归”聚会,他发现,跟他同一批出去的所谓老“海归”们在事业上都干得挺不错,有的自己创业,有的已成为企业高管,而所谓的“海待”基本都是由小“海归”充当。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海归”是不会让自己成为“海待”的。“或者毕业后争取在所在国实习一段时间,或者回国后先在同一领域积攒若干年的工作经验,再以一名业内国际化专业人士的身份出去跟别人竞争,想变成‘海待’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