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据《俄罗斯报》10月18日报道,近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长维克托.赫里斯坚科接受了《俄罗斯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介绍了工业和能源部制定的俄罗斯造船工业改革战略的重点。
俄罗斯报:请问,俄罗斯造船工业现状如何?
维克托.赫里斯坚科:谈到这个问题,我们首要将民用造船业和军用造船业区分开来。近15年来俄罗斯的军用造船业由于有国防订单以及国外军工领域的订单的支持,从而生存了下来,并保存了一定的潜力,但民用造船行业却面临严峻的形势。
今天俄罗斯的民用造船行业已经不成体系。造船企业(仅有个别例外)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能力甚至满足不了国内船主的需求。另外,俄罗斯航运企业需要的许多船只类型(比如9万吨级以上液化气运输船)完全超出了俄罗斯造船厂的生产能力。所以该领域必须革新。
俄罗斯报:这种“不成体系”是造成该行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么?
维克托.赫里斯坚科:当然。目前主要有三个问题。首先,造船工业结构性失衡,生产规模、结构与国内需求极不相称。目前俄罗斯生产商仅出口船体,而内部器件则由国外造船厂生产。
其次,工作组织效率低下。俄罗斯造船厂生产一艘船舶的时间是国外船厂的2到3倍。
第三点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国的相关法律以及金融机制与国外相比还非常不完善。造船业是个非常复杂且专业性很强的工业领域,需要巨大而且长期的投资。国外可以为一艘船提供10年甚至10年以上的贷款,贷款金额可达船只总价的80%,年利6-8%。另外,还直接给造船企业以船只总价6%的造船补贴。而俄罗斯的贷款期限短,利率高,如果使用国外银行的贷款又有部分附加条件,比如必须从西方定制成套设备,船只必须悬挂外国旗帜。
俄罗斯报:那么我们的造船厂到底有无订单呢?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发展该行业是否没有必要?
维克托.赫里斯坚科:近些年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增长。我们的货运商们开始承运越来越多的货物,比如石油、天然气、工业加工品。水上航运市场的持续增长带动了对新船只的巨大需求。因此我们在评估了造船行业的形势之后,找到了俄造船企业的一些优势缝隙领域。
我们必须集中发展几个领域,比如生产内舷护材、捕鱼船、河运船只。应当在每一个我们有潜在优势的领域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促成由货主、货运方、造船方组成的“金三角”。而且我要强调的是,这必须是市场自主形成的联盟,而不应是由政府促成的。
俄罗斯报:俄罗斯工业和能源部对造船业的发展有何建议?
维克托.赫里斯坚科:我们起草了《造船工业发展和改革战略》,该战略根据上面提到的俄罗斯造船工业面临的特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协调机制。这份文件确定了潜在的市场缺口以及国家对该领域进行扶持的机制。我们认为,那些用于建造和维护现代化军舰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工艺、专业人员、科研成果--都可以、并且应该用于支持民用造船行业的发展。反之亦然,民用造船行业也应该为军用造船业提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新工艺等等。
该战略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目前造船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我们建议从2008年开始,从联邦预算当中拨出部分款项用于补偿购买或建造船只的贷款利息(但订货方以及项目执行方必须都是俄罗斯企业)。我们还建议拨出部分预算资金用于扩充租赁公司的法定资本,向俄罗斯的航运公司提供部分租赁补偿。对俄罗斯不生产的设备应当免除进口税及增值税。我们还认为应该将俄罗斯企业生产的船只的增值税率减到10%,并给造船企业减免财产税及土地税。
第二,鼓励该行业的技术更新。我们建议从联邦预算中拨款,帮助造船公司取得先进海船生产工艺许可证,目前我国仍然缺乏该领域的先进技术。联邦国防工业综合体发展专项纲要以及2008-2015年造船企业产品市场推广专项纲要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要用主要资金来实施“创新”项目,发展科技经济基础,实现多元化发展,推动造船厂的技术设备更新。
最后一点,就是要优化造船行业的结构。但无论“一体化”、“非一体化”还是“多元化”都不是发展该行业的关键。要具体评估各种方法的效益,从具体经营特点出发来解决问题。
俄罗斯报:您认为这些建议的落实会带来什么效果?
维克托.赫里斯坚科:首先该行业会出现质变。根据我们的评估,到2015年,造船业的开工率将至少提高2.5到3倍,达到70-75%(现在约为20%)。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将确保职工工资每年稳步提高至少15%,从而可以大大缓解熟练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总体上我们认为,俄罗斯将会在造船大国中占据一席之地。